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秋高气爽谒成陵

榆林日报 2009-11-23 13:41 大字

九月的塞外,成陵四周稀里巴拉几棵树木,小草蔫溜巴弃,草木全缺少精气神儿。匆匆进入蒙古式的陵寝观光,在寝宫之外的沙石广场排档用餐,尽管饥肠辘辘,却因咬不动半熟的牛羊肉而強忍着。十多年了,鄂尔多斯成陵在我的记忆里只有四个字:“不毛之地!”

再次从榆林去成陵,也是九月。雨过天晴,没有风,没有沙,不热也不凉。轿车飞驰在“包茂高速公路”上,公路两侧,柳条依依,往日连绵不绝的戈壁沙丘,被绿色蒙了不少。绿洲里,玉米棒子吐着缨须,显着成熟的饱满。艳阳高照、秋高气爽,空中弥漫着些许湿润。车子驶近成陵,绿色趋浓。一排排整齐的蓝屋顶民族式住宅区,出现在松柏叠翠、鲜花点缀的道旁。成陵停车场广阔、整洁,松林散布陵区四周,并向几十里外伸延而去。鸟儿成群结队在林间飞翔、歌唱,一点儿也不怯生。这里是鄂尔多斯成陵吗?成陵陵园也能长绿树、开红花?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下车之后,一座蓝屋顶汉白玉牌楼高高耸立于石阶,上悬乌兰夫题写“成吉思汗陵”匾额。景观介绍碑与《沁园春》刻石,矗立于左右。牌楼哈达似的乳白色,在庄严威武中流露着纯洁、吉祥、祝福。入牌楼而行,雕铸着一尊成吉思汗骑马驰骋疆场的铜像。铜像高6.6米,广场直径6.6米,寓含成吉思汗的寿年(1162-1227)。

铁木真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地上世界动荡着,诸部征伐不已,安寝无暇,互相苦斗、残杀。”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后,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语強大的意思),制定军亊、政治、法律制度,开始使用文字,改变诸部长期战争的局面,加強各部经济联系,推动了蒙古社会的进步。1226年,率军南下攻灭西夏,次年病死于西夏“萨里川”的哈老徒行宫。据《元史·太祖纪》载,成吉思汗在位22年,临死之前尚对左右授“假宋灭金”之计。“寿六十六,葬起‘辇谷\’”。“辇谷”在何地?秦之后,称人君之乘(车)为“辇”。依蒙古族葬俗,葬身之地不封不树,用马奔驰踩踏,使后世盗墓者无从下手,故成吉思汗死葬何地,至今成谜。如今的鄂尔多斯成陵,是铁木真行军其地,见水草丰美,由衷赞美这里“梅花鹿儿栖身之地,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人享乐之地”,流露出崩后归葬之意,又有御封守陵部族800年世袭护陵不绝,传为成陵。

如今的成陵三棺椁内,收敛传说中的成吉思汗遗物。三座连排宫殿的前厅,有当代画家依历史故亊创作的巨幅成吉思汗连环壁画,玻璃柜里陈列着元代的出土文物。

仿蒙古包形状而修筑的宫殿之前,布局有高15.4米、直径54米的汉白玉苏德勒祭坛。祭坛南部、西南部茂盛的松林,一眼望不到头。祭坛高隆宏敞,“苏德勒”缨子的每丝马鬃,都诉说着民族魂。殿前绿茵茵地毯也似,一枝雪松伸入取景框,给空旷的大漠背景添了生机。敖包,又作“鄂博”,蒙古语“堆子”的意思。以石块砌成坟墓封土状,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衍化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场所。有一个家族的敖包,也有一个旗的敖包、若干个旗共有的敖包。旧时代,有管理敖包的社会机构,向牧民摊派牲畜。成陵的敖包,为蒙古族祭祀苍天、山水神灵和祖先的圣地。敖包旁竖立的“阿拉坦嘎斯”,意为“智慧星”,象征星座、苍天。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一,成陵都会举行春季大祭天仪式。据说,大祭时供奉成吉思汗的神马,并以九十九匹白骒马的乳酒祭天。蒙古族崇拜苍天,认为祭天时登九十九级吉祥台阶,寓含九十九重天,象征成吉思汗缔造的“蒙古”(蒙克·鄂勒)这“永恒的河水”源远流长,永世长存。此处有松林、小草、戴胜鸟儿,敖包便有了生命。

秋高气爽谒成陵,见大漠新装,感慨多多。这“新”,在外貌,更在人心。最可喜者,要数“天人合一”,大漠添绿。成吉思汗若有知,看着他800年前赞美的风水宝地能走出这一步,当会欣喜若狂。

不虚此行,秋谒成陵!

走遍陕北

卜 元

新闻推荐

月光下的阅读

李苏明城市的午夜是如此的静谧,月光透过玻璃窗在我凌乱的书案上缓慢流淌。我无法停止自己对于那些书籍一次又一次的触摸、翻动与思索。在那些思绪涌动的漫漫长夜里,惟有窗外的那片薄薄的月光伴随我...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秋高气爽谒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