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米脂县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综述

榆林日报 2021-12-28 09:25 大字

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航模社团 “语文主题学习”示范课 幼儿乐享快乐童年 专注素描创作 闫景 摄 举行幼儿园保育专业技能大赛

记者 闫景 马腾 通讯员 张耀龙 杜海斌

今年以来,米脂县坚持“科教兴米”战略,把教育作为惠及民生、促进公平、释放红利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来抓,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落实“双减”政策 实现“质效”双增

11月22日下午4点,下课铃声一响,米脂县第二中学校园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各自的社团活动教室参加课后社团课。

书法室里,同学们在认真练习运笔技巧,一笔一画,一气呵成;乒乓球馆内,清脆的乒乓声不绝于耳,小球员们反复进行挥拍练习;伴随着欢快的旋律,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在舞蹈室里翩翩起舞……“每天都很期待社团课,老师教得非常好,激发了我的兴趣,以后还可以给同学们表演呢。”正在古筝室练习曲子的七年级(10)班学生杜雯轩说。

“‘双减’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培养兴趣爱好,特色社团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兴趣、锻炼实践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在学校、乐在校园。”米脂县第二中学副校长刘向胜介绍,该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开展课后服务,精心打造了舞蹈、书法、足球、素描、影视拍摄等18项社团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社团,以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双减”背景下,该校严格按照国家的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作业布置质量,严控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从源头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每周有5天开展课后服务,每天2小时,其中一小时集中指导学生完成主课时段作业,基本达到小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米脂县严格落实中省市有关“课后服务”政策,切实做好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做好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的“加法”。全县15所学校立足自身特点和县域特色,出台了“一校一品”“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全面开展编程、书法、绘画、篮球、器乐等形式多样和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同时,让陕北腰鼓、陕北民歌、陕北剪纸等地方传统文化走进第二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达到100%,学生参与率达96%。

此外,米脂县进一步健全完善作业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米脂县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指导意见》,与全县中小学教师签订了《精准作业,呵护成长》承诺书,向家长发出《为成长,不熬夜;晚到点,不作业》倡议书,不断优化学生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学生动手实践和科技创新教育,精心设置实践项目,科学安排实践时间,确保每年全县五、八年级学生均能参加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自理能力。

深化教研教改 提升教学质量

语文课堂上,教师们语言精练、问题精准,耐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积累语言,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理科类课堂中,教师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巧设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充分关注全体学生;英语课堂氛围活跃,每位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及教学风格,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直观形象的画面、生动有趣的语言、创新多变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景、游戏中学到新知识……近日,在米脂县第一中学片区“五课”(即备好一堂课、说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评好一堂课、反思好一堂课)教研活动上,议课组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13名授课教师的示范课进行课后点评。随后,授课教师们还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学法等内容进行说课,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开展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通过相互交流、学习,重塑了我的教学理念,孩子们在课堂上变得更积极主动了。”米脂县第一中学语文老师张爱表示。

自今年4月全县启动“五课”教研活动以来,米脂县第一中学依托学科组、校级、片区、县级四级“五课”教研活动平台,有计划、有步骤扎实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活动中教学艺术的展示、教学方法的研讨、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教学理念的重塑,教师教学理念有了巨大转变,教学能力明显提升,一个个年轻骨干教师迅速成长了起来。”据米脂县第一中学校长艾娟介绍,该校先后有多名教师在榆林市教师大练兵、全县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中获得佳绩。

教学教研是学校的生命线,如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者的永恒课题。米脂县创新举措,制定出台了《米脂县中小学“五课”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五课”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县域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教研教改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

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2次县级送教教研活动、54次联片教研活动,累计219名骨干教师进行了公开课展示、15名省级教学能手进行了示范课和专题讲座,使全县中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五课”教研的强力推动下,全县累计培养省市县级教学能手398人,省级学科带头3人,特级教师9人,榆林市名校长9人、名教师29人、名班主任15人。

推进优质均衡 维护教育公平

近年来,米脂县持续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各类教育协调推进,教育整体提质进档。

推动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目前,全县共有省级示范园1所和市级一类园3所、二类园13所,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5%,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全县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100%,形成公办引领、民办补充、普惠发展的办学格局,“入园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关键就是师资与生源,为此,米脂县定向为农村薄弱学校招聘教师,采取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方式以强带弱、以城带乡,实施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明确将薄弱学校任教经历作为评优评先必备条件,引导城区骨干教师服务农村,全力促进城乡、校际间师资力量基本均衡。同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免试入学政策,出台了《米脂县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暂行办法》,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招生制度,强化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优先保障本地驻军现役军人子女,伤残退役、因公牺牲等军烈属子女,高层次人才引进子女。残疾儿童尽可能就近读书,切实保障平等接受教育权利。通过前期摸排、网上报名、电脑派位、均衡编班,确保全县所有适龄儿童能“有学上”“上好学”。

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强力实施名师引进计划,近年来累计引进省市名师5名到米脂中学任教,推动各学科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米脂县以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学历教育为主体,以职业农民培训及各部门的联合培训和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培训为两翼,推进职业教育创新特色发展,走出升学就业“双渠道”,毕业生可选择进入高校继续深造或者对口就业,拓宽学生毕业出路。县职教中心采取到校集中培训和送教下乡等形式,近年来,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培训70余期。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七五”普法表彰

本报讯(记者白永林刘昊欣)12月2日,米脂县举办“七五”普法表彰颁奖典礼暨“12·4”国家宪法日法治文艺晚会。现场,司法干警表...

米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