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伊迷路为看花
刘绪明
我的家乡镇川堡,从行政区划上说,隶属于榆阳区,是榆阳区最南面的一个乡镇,从地图上看,像一个半岛,三面被米脂县环绕,事实也是,不管风俗文化,还是饮食习惯,都和米脂相似。因此,无论在故乡情结上,还是在情感认同上,我更倾向米脂。
己亥年腊月,一场罕见的大雪覆盖了陕北大地,乔雄波先生从米脂踏雪而来,送我一部他的近作《看不尽的米脂·艺文卷》。早在前一年夏天,我就收到他赠的此书上卷《看不尽的米脂》。这两本书应该是姊妹篇,上部着重介绍米脂的山水人文,下部主要歌咏米脂的山水人文,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华夏大地,十四亿人闭门抗“疫”。不论你走到哪里,小区保安都会像一个哲学家,向你提出三个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来干什么?疫情让人们停下急行的脚步,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充电、思考。趁此机会,我把雄波的两本书细细翻阅。随着他的娓娓道来,你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走进米脂、认识米脂、熟悉米脂、最后会喜欢上米脂。米脂是块非常神奇的土地,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浓缩了所有的陕北元素。可以说,读懂了米脂,也就读懂了陕北,要想深入了解陕北,米脂是一个最好的窗口。
过去的陕北,因为偏远闭塞,常常被人们冠以贫穷落后四个字。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能源大开发,才因煤而兴,然而给大多数人的印象,这里的人有钱、土豪、暴发户。经济积累到一定的基础,文化才能跟得上来。近年来,本土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文化学者奔走呼号,摇旗呐喊,吸引了不少目光,他们搜集、整理、发掘出许多有价值的文化史料,发表了一大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雄波就是其中之一,他生长在陕北、工作在陕北、非常热爱陕北,担任过乡镇领导、文化局长、文联主席,长期以来从事地方文化研究,所以,他对这块土地更有感情,也更有资格发言。正因为有这样一群热爱家乡的人辛勤书写,才让世界重新认识陕北。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劳动成果就值得所有陕北人的尊重。
早在远古时期,黄土高原是最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地方。陕西发现龙山时代的遗址2200多处,其中陕北就占了64%,而榆林地区尤多。可见那个时候,这里多么繁荣。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认为:黄帝生于陕北黄土高原。而且这一观点被史学界基本认可。然而,长期以来,陕北的史前文化在华夏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好在,近年来随着石峁遗址、黄帝疑冢、贾大峁遗址、芦山峁遗址等一大批史前遗址的发现发掘,再次以史实证明了:陕北是开创人类古老文明的地区,是华夏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也许是完成了孕育早期华夏文明的历史使命,陕北仿佛力尽汗干,之后的数千年,逐渐被边缘化,沉积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史典籍记载甚少,地面留存文化遗址也多毁于战火。细究原因许多,我以为主要有二,一是与气候变迁有关,二是与兵火战乱有关。其实这两个因素可归结为一。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指出:在过去的5000年里,中国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并不是恒定的,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几次降温时间区间,导致了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不顾一切地南下劫掠。纵观中国历史,民族入侵矛盾,基本上来源于北方草原,如匈奴、突厥、契丹、蒙古、女真等,这些游牧民族遇到寒冷期,降水量减少,生存环境恶化,就会大举南下,到气候相对温暖的地方获取食物,以求生存。
从地理的角度看,400毫米降雨量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这条线以南是农耕文明区,以北是游牧民族区域。陕北恰恰地处这个分界线上,因此,成了游牧民族南下劫掠的必经地区。数千年来,这块地肥水美、文化鼎盛的土地,历经兵火蹂躏,变成了大漠、边关、古战场。各种势力、多个民族,在这块土地上走马灯似的,轮番坐庄。清人王沛棻的《七笔勾》中有一句:“塞外荒丘,土鞑回番族类稠。”反映的就是当时的现实。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封闭落后却让这里保留下来许多原汁原味的文化元素。如果说煤、油、气、盐是大自然恩赐给陕北人民的物质财富,让贫穷了几千年的陕北人过上了好日子。那么,丰厚的历史文化就是祖先留给陕北人的精神财富,它会让陕北插上另一只翅膀,再次腾飞。弘扬陕北文化,任重而道远,需要许许多多像雄波这样的人,才能使更多的人关注这块土地。陕北的过去和现在,也证实了:一个文明要发展,不能闭目塞听,而是要开放包容,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交流越多,文明越是发展。长期与世隔绝,发展只会越来越慢。
乔雄波的两本书,已经有很多人写过评价文章了,如著名文化学者王六先生说:“雄波先生集几十年考辩、搜证、结集出版《看不尽的米脂》一书,是又一本介绍米脂的力作,对人们广角、立体了解米脂大有助益。……本书从文化、旅游、城建、甚至风水角度,对米脂窑洞做了较为全面的思考论证,是一次有关窑洞的学术性探源,应该说以一种积极的尝试,开了专题介绍米脂的一个新窗口。”如资深陕北文化专家张俊谊先生写道:“《看不尽的米脂·艺文卷》是一部米脂人文历史的记录,其一,感情真挚。他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山川草木,热爱家乡的父老乡亲,热爱共产党,字里行间都是真情的流露。其二,资料详实。这些文章是他长期搜集、考证、梳理的结果,或刊登于地方报刊,或刊登于全国报刊,是美文,也是信史。其三,语言朴实,有自己的风格。他的文章实实在在,语言普普通通。”我觉得,这已经把两部书总结得非常到位了。
雄波的书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图文并茂,文字读累了,可以欣赏图片。雄波是摄影家,书中的一幅幅精美照片,更让你对米脂产生无限遐想,无限向往。陕西著名作家张艳茜女士说:“乔雄波对米脂的热爱深厚而绵长,米脂的风景永远看不尽。”
新闻推荐
本报讯(姬腾腾)1月16日,榆林市米脂县境内迎来降雪天气,公路路面出现积雪,极大影响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为了给司乘人员提供安全...
米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