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 峁圪塔村黄土地里挖“穷根”

西北信息报 2019-05-28 01:01 大字

  本报记者 吴鹏飞 通讯员 栗莎 张晶

5月26日,崔永宏把最后一袋小米种子卸下车,连忙背进地里,挥舞起镰刀忙碌起来。再过半年,这片其貌不扬的土地就会带来丰硕的谷物、实在的收入。这是在五年前,崔永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米脂县峁圪塔村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城以东22公里处。这里的小米质优价廉,但总是走不出“谷贱伤农”的怪圈。2014年,国网陕西电力公司对该县“两联一包”定点帮扶,崔永宏一家正是帮扶对象,也正是这扶贫工作的开展,让崔永宏一家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道路。

截止2018年11月,峁圪塔村贫困发生率为0,这表示该村当年已圆满完成贫困村退出和37户126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贫困发生率为0,背后是村民生活的蜕变。

夕阳西下,崔永宏抹了把头上的汗珠,顺手把镰刀扔上了小车,拉着小车往加工厂走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米脂小米全国都是出了名的,只要打通输出通道,‘谷贱伤农’这道坎就能迈过去。这是供电公司的后生(陕北方言:小伙子)说的。”崔永宏看着满满一车小米笃定地说道。“这些后生就是过来帮我们打通通道的。”

2016年5月,国网陕西电力公司经过充分调研后,结合峁圪塔村实际情况,2016年6月制订了小米产业孵化项目,截止2018年,累计完成投资42万,开展了厂房建设、配套设备安装调试、场地硬化、厂房加固、围墙和防洪排水等建设。2017年10月,该村正式注册成立“米脂县峁圪塔鑫黄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工厂+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将村内10名贫困户直接注册为合作社成员,5名贫困户进入小米厂工作,并以高于市场价20%收购本村优质小米加工销售带动810亩小米种植。

“这个小米加工厂不得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家今年种的1000斤左右小米,收益有5000多元,这是我们做梦都没想有这么好的事情。”崔永宏兴奋地说道。

在峁圪塔村,搭上“脱贫快车”的不只崔永宏一家,盆钵满盈的还有高九林家。

高九林在村里有3亩地,由于陕北的地主要是黄土沙地,耕种率低,每亩产值不足300斤。但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养羊成为村民增收的另一渠道,但传统的品种和养殖方式让村民在致富路上徘徊不前。

“养羊也有大学问,养对了、养好了就能发财。”两年前,供电公司扶贫干部张雷威将帮扶史家洼村养羊的成功经验教授给高九林,鉴于贫困村民积蓄少、没钱购买种羊的实际,扶贫团助资购买了一只优质白绒种羊。根据原则,高九林自己手上得有羊,才能领回这只种羊。高九林舍不得把自己的积蓄都用来买羊,生怕自己血本无归,养羊的事就这么一直搁着。

扶贫先扶志。张雷威在临退休前还不忘带着新来的驻村扶贫队队员挨家挨户的摸清捋顺贫困户的资料,扶贫队员隔三差五的就跑到高九林家讲述供电公司如何帮助邻村贫困户脱贫的事迹,高九林自己也是暗暗打听隔壁相识的老乡他这种情况养羊到底靠不靠谱。最终,高九林咬了咬牙,买了4只母羊,扶贫团帮忙修起了羊舍。就这样,高九林发展起自己的小养殖业。

现如今,高九林家的羊已经发展到40多只,春天剪绒,冬天卖肉,羊舍的年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仅这一项收入,就让高九林的四口之家超过年人均纯收入3350元的贫困线。

“一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从没想着我自己还能把羊养成了。”高九林提起羊舍就笑的跟盛开的花儿一样。“当时养羊心里没底,生怕使(养)不成,多亏了供电公司耐心解释和帮助,让我么兰(没了)顾虑转变了思路,要是一直靠天吃饭,说啥也挣不了这么多钱哩!”

合适的方法让不同的贫困户找到了脱贫的路子,峁圪塔村的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增收。据了解,峁圪塔村通过“工厂+合作社+农户”模式,为村集体经济盈利32000元,人均达57.97元。此外,该合作社还依托农村淘宝、微店等电商平台,将该村小米产品销往全国。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累计销售杂粮50000斤,销售额达70余万元。如今,“脱贫致富”对于峁圪塔的村民来说已经不再是不可触及的梦,在这片黄土地上的37户都各自找到了挖掉“穷根”的路子,过上了新生活。

新闻推荐

访谈 争做苹果“北扩”的排头兵 访米脂县副县长孙文强

本报记者鱼玉军米脂县山地苹果起步早、品质优,县上扶持力度大、发展快。那么,米脂县的山地苹果在榆林居于什么地位?对榆林的...

米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