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醉石轩主人——散记书法家李和生及其艺术人生
于长江
李和生,米脂人,1957年出生,研习书法近四十年。现任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外联宣传委员会副主任、西安中国书画篆刻研究院副院长、西安文史馆研究员。著有《历代名碑技法》《少儿书法》《心航墨痕》《李和生书法集》等书法专著。被授予西安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李和生初习唐楷后研汉魏,对北魏书法有着独到的领悟。曾数十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画展,并多次获奖。有数百幅作品选入各类书法作品集,还为楼观台名胜古迹题写匾额、楹联。其书作被人民大会堂、北京谷泉会议中心、陕西图书馆、杨虎城纪念馆、法门寺、翠华山、紫竹林等地所收藏,部分被作为礼品馈赠给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2010年,李和生代表西安市出访日本奈良,进行书法艺术交流。是“三秦书风”的代表书家之一。
李和生还是优秀的散文作家与书画评论家,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并出版有散文集《小声》等。
真的就是真的,用创作走向说话,用追求精神考量。
凡能成就追求者,除心有灵犀,一点即悟外,必须靠最真挚、质朴的“情商”支撑,要有持之以恒、风雨兼程的英雄气概。我眼中的李和生除对书法艺术心通神会外,英雄气概更加突出。
因为自幼生活在艺术氛围里,李和生对书法有着天然的深厚兴趣,这种兴趣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和文化的积淀,升华成一种挚爱,成了他一生的追求和探索。为李和生先生指明道路的恩师是长安大学教授、当代书法大师、陕西书法界的领军者杜中信先生。杜先生把“用笔墨浸润灵魂,做一名中华文化的合格继承者和弘扬者”当作毕生追求。在这样的老师的引领下,加上李和生先生素有的对传统文化的忠诚、对恩师教诲的忠诚,终于在书法艺术的探索实践中,从“写字”走向书法,从书法走向追溯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再走向继承、发展和弘扬的高度。
性格的天高云淡和追求的慎终笃信,丰满着李和生的形象。1987年,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单位的书协成立了。成立之日,正值壮年的杜中信、石宪章、李成海等著名书法家和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书法家石瑞芳作为指导老师亲临现场挥毫泼墨,指导会员,煽得豪情顿起,归而引经据典、遍拟斋号,有甚者,平明已有大号贴于门额之上。
追求首要“路子正”。应该说,在商品经济酝酿和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对文化的促进是显著的,但也应该承认,物欲的蔓延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也是不容小觑的。在物利驱动下,不像人写的、乱麻拧巴出的“蛇书”“龙笔”们时而出没江湖,吞人钱财、辱人见闻,更有甚者,招生骗学,误人子弟。李和生先生在致力于传统书法艺术的研习基础上,用自己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理解著成《历代名碑技法》《少儿书法》《心航墨痕》《李和生书法集》,以杜中信先生“用笔墨浸润灵魂,做一名中华文化的合格继承者和弘扬者”警示自己、教育后学。
名气大了,但他的作派却一如既往。书法交流多了、场面上的事多了、要字的多了,不论书案大小、招待好坏,李和生先生都会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幅作品,稍有自己认为没发挥好的,都会反复说:失常、失常,还得好好学。实际上,李和生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是显著的。他初习唐楷,后师从杜中信先生研习汉魏,并于北魏书法中收获自己独到的领悟,演绎出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书作笔意大气而尚儒雅,结字灵动而护端严,章法逸然而透枢机。
李和生先生在书法艺术的实践上笃信传统,因为民族文字是祖宗发明并诠释的,因为中国书法是先人初开并代代传承发展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散文作家,他又让人认识了一个集洒脱、犀利、诙谐于一身的李和生,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选材多是生活中的小事,却能以小见大,娓娓道来,让读者有赏心悦目之感的散文集《小声》中。
撩面竹风推燕剪,入池松气酿仙醪。如今,刚刚退休的李和生先生只“供职于”书法,这抛开“俗务”的人必是笔开林表,墨写通途。
新闻推荐
界面新闻6月28日报道,因“***”不力米脂县扶贫办负责人被集体免职之后,陕西榆林市决定对扶贫干部GPS定位管理。记者获取的一份由陕西省榆林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的文件称:为了进一步加强...
米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