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用民族音乐 讲好中国故事
赵季平,1945年8月生。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原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名誉主席。他长期从事音乐创作,先后为四十多部影片作曲,其中为《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秦颂》《孔繁森》等影片所作的音乐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他,长期从事音乐创作,先后为数十部影片配曲,作品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奖;他,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并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创作出诸多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著名作曲家赵季平。
矢志不渝追求音乐梦想
我从小就生活在中国的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这里到处都是文物古迹,记得在汉陵踏青时,脚下稍微用力就踢出来一个汉代瓦当。当年,我家就住在碑林博物馆旁。我是听着秦腔,吃着羊肉泡馍,看着碑林博物馆里历代名家的墨迹,爬着西安的古城墙长大的。
我的父亲赵望云是著名画家,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学生画画,父亲的入室大弟子黄胄,还有方济众、徐庶之等后来都是书画大家。但我对书画并不感兴趣,我父亲在这方面也从不强求子女,他觉得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去追求。我在小学时就立志要当音乐家,自己总是琢磨音乐方面的问题,比如大合唱是怎么唱出那种效果的等等。刚好我学校边有个歌舞剧院,我常趴到墙上看他们排练,把他们排练的曲子记下来,教给我们院里的小朋友。大家学会以后就在饭堂里面开始排练,把羽毛球拍当小提琴夹到脖子上,用大扫帚当大提琴,再拿些东西当管乐,我拿个筷子指挥,这就是我们院儿的“小乐队”。
1958年,我小学即将毕业,当时报考了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因为家庭成分等原因,尽管考试成绩不错,还是落榜了,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击。我强忍着没哭,我哥哥在旁安慰我,最后我父亲跟我说了一段话:人生的路很长,你们这些孩子爱好哪方面,只要执着地去追求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到学院去。父亲永远是我心中最高的山峰,当年他说的话深深印在我的心底。3年后,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终于向我敞开了大门。
在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时,我和同学常去侦察哪儿有空琴房。我们发现大学部声乐系的琴房是最空的,因为声乐系讲究保护嗓子,要睡午觉。我们就趁那个时候钻到大学部声乐系琴房去练琴。每次练琴我都沉醉其中,有时练完琴向窗外一看,天都黑了,好几个小时已经过去。
1967年,我顺利考入西安音乐学院。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不仅深入学习民族音乐方面的内容,还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先进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法,向音乐梦一步步迈进。然而,当我即将从音乐学院毕业时,等来的却是秦腔团的报到通知。刚一分配,我母亲就让我去和父亲说一说。那时父亲正下放到农村,我看到父亲时,他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父亲一看到我很高兴,问我毕业分配到哪里。我说分得不好,分到戏曲团体,父亲却很高兴,他说我在学校学的都是技术性的,而且是西洋化的东西,要真正有出息,就要向民族、民间的音乐学习。于是,我按父亲的教导在戏曲团里待了21年,也正是通过这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增强了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采风采回《女儿歌》
我初次接触电影音乐是在中国乐坛刮起“西北风”的20世纪80年代。当年的“西北风”以它的豪放,唱出了中国人在改革大潮中的精气神。1983年底,广西电影制片厂青年摄制组的陈凯歌、张艺谋、何群来到西安音乐学院,为正在筹拍的准音乐片电影《黄土地》寻找作曲者。《黄土地》讲述了一位八路军文艺工作者去民间采风的故事,影片中需要穿插大量的民歌,所以他们就到西安音乐学院找到我的老师,请他帮忙推荐几位青年作曲家。老师推荐的三四个人中就包括我。凯歌听完我的作品《丝绸之路幻想组曲》后就在那儿笑,后来他才和我吐露真情,他说从那个曲子里听到了古人灞水折柳相送的感觉,因此必须要跟我合作。
那年春节一过,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风中,我和张艺谋、陈凯歌、何群风风火火地奔赴陕北采风。我们坐着四面透风的破面包车从西安来到延安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天夜里我们投宿在米脂县的一家车马大店,我们几个人睡在一个用煤烧的热炕上,褥子像土地一样黑,被子上全是小动物。为了不把衣服弄脏,我们就把衣服都脱掉,用皮带裹起来吊到房梁上。
黄沙弥漫的陕北高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采风回来以后,我很快就写出了《女儿歌》。一曲陕北信天游,吟唱出12岁就与人定娃娃亲的翠巧对自身命运的哀叹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剧组在青化砭镇拍电影的时候,我们晚上将灯全都熄灭,把《女儿歌》播放出来,大家听完都被感动了。歌词中有一句“不想我的亲娘,在想谁?”“女儿哟”,最后以“女儿哟”加以强化,唱到人心里去了。
让民族音乐“大胆地往前走”
我至今记得,当时少言寡语的张艺谋跟我说了一句话:“季平,我也想当导演,将来我的第一部影片一定请你帮我作曲。”没想到,3年后,张艺谋真的敲开了我的家门。
1986年,张艺谋从拍摄电影《老井》的外景地回来,他和顾长卫拿着《红高粱》的剧本满脸尘土地找到我,让我看看这个剧本。
影片中,火红的高粱在风中摇摆的画面,配什么音乐呢?艺谋建议用民乐队。我想民乐队中二胡或其他弹拨乐器的力度都不够。我当时突发奇想,用一群唢呐伴奏!伴奏音乐就好像是人内心一种本能的呐喊喷发,咚咚的鼓声就像人的心脏跳动。当电影合成后,我们内心无比激动,用非常规的思维去演奏音乐,配合画面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冲击力。
当《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从姜文粗哑雄浑的嗓子里“吼”出来时,所有观众的心都被震撼了。可人们不会想到,这首主题曲的唱腔是我从秦腔中得到的灵感。秦腔也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姜文所饰演的土匪要给自己心上人唱一首情歌,总不可能宛转悠扬的,这不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正是一个土匪式的人物唱出的情歌。歌词略显伤感,但是又显示出了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电影最后,这一帮糙老爷们拿酒罐子去砸日本人的军车,跟日本人同归于尽。我们的配乐用的是《颠轿曲》,不加唱,只有唢呐欢快地吹响,表现他们那种视死如归的劲头。
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再配上乡土气息浓厚的音乐,传递出了痛快淋漓的生命呐喊。《红高粱》惊艳了世界,也让我沿着民族化、现代化的音乐之路开始“大胆地往前走”。
用民族音乐与世界对话
我们国家的西部虽然贫瘠,但是它的音乐大气而开放。仔细研究甘肃的“花儿”、新疆的“木卡姆”这些音乐类型后,你会发现,丝绸之路上很多国家比如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等国的音乐,都受到了我们的影响。从这些都能看出我国的音乐为世界文化交融带来的深远影响。
中国这块土地上,民间的东西非常丰富。每当接触到我国民间的音乐、雕刻、绘画时,我心中都有一种冲动。这种喜欢会让我真正扎根到生活中,身入、心入、情也入。这种状态也会让我对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艺术领域的发展更有后劲。因此,除了在工作当中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戏曲,我还用大量时间到民间去采风。电视剧《水浒传》中,我将山东地方小调《锯大缸》加以改造,成就了响彻神州的《好汉歌》;写《乔家大院》时,我三下山西采风,一路听晋剧,主题曲《远情》选用了晋胡和二股弦伴奏;我写《大宅门》配乐时,自然融入了京剧的东西;我最近写的《琵琶协奏曲》用的是苏州评弹的音乐……各种曲调、唱腔既信手拈来,又融会贯通。我觉得这跟长期扎根于民族音乐、扎根于民间生活有极大的关系。
2016年8月26日晚,大型交响组曲《大秦岭》在西安音乐学院首演。为了创作这部作品,我多次带着50后、70后、80后的创作小组成员,深入秦岭山脉一带采风,听长安鼓乐,访道家圣地,入终南山,寻觅李世民、王维当年的诗境,重走父辈走过的道路。用民族音乐这一中国音乐的母语,写出能与世界对话的好作品,我的梦想,又一次实现了。
(中国文明网记者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峰)1月3日,米脂县政协召开八届第十二次主席会议,传达市县近期会议精神,审议通过2014年政协工作要点,研究召开米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有关事宜。会议要求,县政协各专委会要围绕文化旅游...
米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