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高西沟村:生态农业样板

华商报 2011-08-20 13:51 大字

走进高西沟,第一感觉就是山大、沟深、绿浓。

50年前,高西沟人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用沟沟岔岔的绿色守住了黄土留住了水,创造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奇迹,率先解决了困扰陕北几代人的吃饭问题,各地取经者纷至沓来。

作为生态新村的样板,高渠乡高西沟村已经成为米脂县的名片。8月15日,记者坐着村民高乃柱的摩托车,沿着十几公里的环山路走了一遍。

50年前搞起生态农业

“那山上的梯田,我们全村男女劳力整整干了八天八夜。”15日下午,在窑洞宾馆的院子,记者碰见了83岁的高锦亮老人,说起身后绿意盎然的大山,老人满脸自豪。“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走,籽苗连根丢。”这首信天游唱的是以前的高西沟。1956年,高西沟的粮食亩产只有30公斤。为减少大坝上游带来泥沙,高西沟人从1952年开始打坝拦淤,但这里沟壑陡深,连续几年都失败了。

高西沟人开始探索保土保水之路。从1958年开始搞起生态农业,先在坡地上整修水平梯田,力图将水土拦住,然后在一道道沟里层层打坝,使山坡上的泥土梯级淤积。他们还创造性地开始对每一座山进行治理,山顶栽树,沟沟坎坎栽林;阳坡栽杨槐、椿树,荒坡种柠条,沟条栽果树,坝地沟底种庄稼,高坡种草……

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高西沟治理了40座山头、21条沟,创造了“三二一模式”,即有林三、草二、田一,因此被誉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村发展标本和样板”。

不缺吃不缺花 偶尔下地干活

49岁的高乃柱目前是高西沟不多见的“年轻人”之一,在外闯荡27年后他回到高西村。“做生意,走银川下关中,也曾经把全家人都带到银川住了几年,最后我跟婆姨还是回来了。只有在这里,空气好,没一点噪音,我才吃得放心,睡得好。”他说,“现在种庄稼也轻松,只是偶尔去下地干活。不缺吃不缺花,这好日子是上一辈人努力的结果。”

记者坐着村民高乃柱的摩托车,沿着十几公里的环山路走了一遍。

大山之巅,垂柳依依,松柏如盖,平坝上是连片的谷子,还有果园。站在最高的梁庙山上,放眼望去全是绿,盘旋而上的村级环山公路下,水库沟底绿意盈盈。不时看见游客三三两两经过。

高乃柱与婆姨守着新崭崭的5孔窑洞,地板砖锃亮,玻璃窗户通透,窑洞非常亮堂,客厅里,冰箱、液晶电视、电脑等一应俱全。他今年种了5亩玉米、3亩果园,还经营着一个有200多只羊的羊场,雇用着邻村3人割草喂养。

20年后还有人会种地吗?

记者在高西沟走访,除了外来参观旅游的年轻人,很难见到本地年轻人的身影,地里干活的多是中老年人,还有临近村庄来此打零工的。

“这几天,雇个人干活一天需要一百二三。虽然我们收入不错,干活不累,但娃娃要上学,这边没学校,年轻人基本上都涌向城里谋生去了。”高乃柱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不在身边。“年轻人不愿意待在村里,喜欢城市的热闹,老家留不住他们。有时想起5岁的孙子,心里空空的。我们实在想他们了,就打电话叫他们回来住上几天。”

作为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的典范村,高西沟也面临着传承的问题,“我担心20年后,后辈们没人会种地,几代人用血汗创下的家园就荒废了。”村民们攀谈中流露出忧虑。米脂县委农工部一位负责人说:“目前看,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只要高西沟发展好生态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真正让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了,一定会有年轻人陆续回来创业的。”本报记者 张有效 文/图 

新闻推荐

6岁娃被打成这样 老师你咋下得去手米脂涉事幼儿园教师被解聘,县纪委对幼儿园园长等相关责任人立案调查

小男孩臀部青紫华商报榆林讯(记者祁铭)近日,有网友爆料米脂县十里铺中心幼儿园一个6岁男孩被老师暴打。华商报记者从米脂县教育局了解到,事发米脂县十里铺中心幼儿园,涉事教师宫某因体罚幼儿被解...

米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