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米脂婆姨》背后的故事——访该剧出品人高红玲
本报记者马龙实习生王红霞
电视剧《米脂婆姨》已于10月29日开机了,这部反映米脂婆姨无私奉献的经典剧目前正在米脂县杨家沟、古城老街等地进行拍摄取景。该剧再次唱出了“米脂婆姨”这个品牌大戏,从构思到剧本的创作,历经6年,经数次修改,其背后隐藏着许多故事。近日,记者就电视剧《米脂婆姨》的创作等专访了总制片人高红玲,揭开了该剧神秘的面纱。
记者:“米脂婆姨绥德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句民谣唱遍中华大地,可见米脂婆姨的美名,请谈谈创作《米脂婆姨》的基础?
高红玲:我是地地道道的米脂人,父亲曾任榆林重要领导职务,母亲也任职过部门的领导。在成长过程中,我受到父辈们的熏陶教育,每当听到革命战争的故事,都是一次次的震撼和洗礼。米脂婆姨是一个坚毅的英雄群体,是一个响亮的时代音符,在战争年代,她们默默无闻在后方支援前线战斗需要;和平建设时期,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物,奉献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米脂婆姨”四个字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成为后来创作电视剧《米脂婆姨》的源泉。
记者:《米脂婆姨》的创作历经6年多的时间,最终在今年的10月底剧本定稿并开机,请介绍一下创作过程?
高红玲:拍摄电视剧《米脂婆姨》的想法早就有了,但由于工作生活的事较多,一直就没有付出行动。从2005年开始,我集中精力开始着手《米脂婆姨》的创作工作。在此期间,我们得到陕西、榆林两级宣传部和米脂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在榆林召开的两次专题研讨会,与当地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充分吸收宝贵意见,并采访了20多位经历丰富的陕北籍老革命、老英雄,不断地对剧本进行完善。该剧充分重视榆林本土文化,运用“米脂婆姨”品牌这个独特的优势,唱好这台“大戏”。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将结合陕北地区的民歌、酸曲、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将地方特色的一些旅游景点融入剧中,突出地方特色。
在整个创造中,我一路坎坷地走来,还清楚地记得那是2007年4月底,我带着剧本去相关单位,不幸在路上出了车祸,给创作剧本带来巨大困难。我忘不了那一年多的日日夜夜,每天都躺在病床用电话联系工作,当时心情是难以言表的,庆幸我一直坚持着,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记者:《米脂婆姨》由当红演员王亚梅、桑叶红、马境等担任主角,尤勇、李琦等实力派明星加盟。演员是如何选择的?
高红玲:我们这次担任主角的年轻演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大都毕业于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以深厚的功底演过多部影视剧,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尤其尤勇、李琦等明星加盟将会给剧情增色不少,尤勇饰剧中大地主何富贵,近期他应酬较多,但听说以“米脂婆姨”命名拍电视剧,便在百忙之中答应了,他说自己就是冲着这个招牌来的。最后,我期待着电视剧《米脂婆姨》在明年全国首播后,能为家乡米脂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李峰报道为了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增强民主监督实效。近日,米脂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各界人士联谊会会员,利用一个月时间,对该县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民主评议。评议组先后深入到印斗镇岔村、马...
米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