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坚守村小分校 韦凯光:善于学习,乐当“孩子王”

玉林日报 2021-09-28 07:40 大字

他,稍矮偏瘦的身躯,鼻梁上挂着一副黑框眼镜,每天骑着一辆“电驴”,往来于分校、总校和家庭三点一线之间。32年风雨兼程,32年坚守初心,这就是扎根大山深处,乐当“孩子王”的韦凯光老师。

坚守讲台,不离一线岗位

1990年,刚20出头的韦凯光,几经拼搏仍无缘大学象牙塔。此时,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在大山深处的陆川县沙坡镇六高小学六双分校当代课老师,每个月领100来块工资;二是到朋友推荐的广东深圳入厂做技术工人,每个月的收入可达几千元。那时,村里的孩子因求学路途遥远,不说读高中上大学,读完小学6年的都不多。韦凯光深知,唯有知识才能改变村里孩子的命运,于是选择留在分校当代课老师,教书育人。

刚开始,韦凯光只是学校自请的代课老师,工资只有90元;他的妻子在家务农,靠种一亩多薄田和养两头猪来维持生活。他们那刚一个多月的孩子,因没有钱买奶粉,只好喝熬出来的米糊。有不少人好言劝他:“后生仔,你是一个有知识的年轻人,作为一家之主,不考虑自己也要为老婆、孩子做打算呀,到广东找一份工作,就算捡垃圾,也比在分校当‘孩子王’强千万倍啊!”

可是,看着孩子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韦凯光不为所动:“用我的青春和知识,换来村里一届又一届孩子的美好前程,比拥有一百万金钱都值!”

六双分校是一个村级完小,从幼儿班到六年级有180多人。韦凯光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进步,从学校代课老师,到副主任、主任,再到2018年被提拔为副校长。不管职位怎样变,他一直担任六年级毕业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始终不离一线教学岗位,坚守三尺讲台。

爱生如子,甘于奉献

以校为家的韦凯光把整个身心投入到了六双分校的教学中去。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够多点时间读书,他32年如一日,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带头坚持早上6点半到学校,陪孩子们读书、背书。对那些基础稍差的孩子,他则在放晚学后给他们辅导功课,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他所教班级有一个姓钟的学生,读六年级了,可写作文只有一句话。为了提高该生的写作水平,韦凯光利用放学时间,上门给他补阅读课,先提高他的阅读水平;之后,韦凯光自掏腰包给他买了《小学生作文大全》等作文书籍,每天放晚学后陪他背一篇范文,并讲解范文的写作思路、取材,还让学生用笔记本抄写其中的精彩语句。经过一个多月的积累,该生写作文慢慢有“话”说了。期中考试,他的语文成绩由原来的40多分提高到85分。看到学生的进步,韦凯光感到无比欣慰。

2016年,韦凯光通过多方联系,争取到北京大学支援山区孩子读书志愿团为六双分校建立了一所名叫“润之图书馆”的书屋,为孩子求学探知提供了丰盛的精神食粮。

善于学习,适应现代化教学

多年的教学生涯,韦凯光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山村学校教学的好方法,但与山外的现代化教学仍相差甚远。

为了跟上新时代教育的步伐,2010年,他大胆走出去,到中心校、县内外去,向名师取经,学习他们课堂教改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教法;回来后,结合山区孩子的实际,他大胆进行课堂改革,逐步探索出了一种符合山区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为了让山里孩子也能适应多媒体教学,原来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韦凯光,自买书本学习电脑使用知识,又自费买回电脑,向会使用电脑的年轻老师请教。经过刻苦学习,他渐渐掌握了多媒体教学,还学会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的技能,给学校的课堂改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新闻推荐

中秋、国庆期间玉林增运能保出行 动车增开6趟 重联开行8趟

本报讯(记者陈立萍)“中秋”“国庆”小长假临近!记者9月14日从玉林车务段获悉,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铁路部门优化列车开行方案,9...

陆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陆川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