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粮库:承载一代人的记忆

玉林晚报 2021-01-07 07:07 大字

以前火车从南江粮库运粮食出来时的场景(资料图片)

南江粮库一景(资料图片,摄于2010年前后)

粮库旧址上建起新的楼房

旧粮库内的铁轨已拆除

开栏语

在本报“走读西街”系列报道尚未结束之时,就有多位读者致电本报记者,希望我们能继续挖掘采写一些承载岁月记忆的玉林元素,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国营老厂:玉林火柴厂、毛巾手帕厂……走过怎样的发展历程。通过打上玉林烙印的记忆,回望玉林的成长,推动今天的发展。读者的建议也正是我们的心愿,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地点、实地走访,今天开始,我们和您一起开启“玉林·记忆”之旅。

南江粮库是玉林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目前即将搬迁,旧址上正在进行房地产开发,一些旧仓库也已开始拆除。近日,沐浴着新年冬日的暖阳,我们走进南江粮库旧址,用镜头记录下其沧桑的面貌,寻找隐藏于其中的或温暖人心、或令人沉思的故事。

旧址的苍凉: 旧仓库的木梁结构 烙刻着时代印记

在玉林城区中秀路南江粮库旧址,原来通往火车站站台的部分铁轨还保留着,只是已荒草丛生。之前一天会走过无数趟拉货火车的铁轨,如今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沉寂了下来。在通往火车站站台的一头,还有两扇由绿色铁丝网做成的紧锁着的门,上面爬满了绿色的藤蔓。这些藤蔓枝叶茂密,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往铁轨上投下或圆或扁的影子。

旧粮库前面的几栋仓库已拆除,现场是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在工地旁的水泥道边上,是一面尚未拆除的石头砌成的围墙,上面还插着用来防盗的玻璃条,有些地方还盖着灰色瓦片。

我们来到旧粮库A区现存的最南面的仓库。这个仓库面积很大,长约200米。从外面看,仓库上面是黄色的瓦片,红色的檐板大部分保存完好,屋檐下方是一排的排气窗。用石灰粉刷的墙面已蒙上一层灰色,不少地方的石灰已脱落,露出了里面的火砖。仓库的其中一边共有9个门口,一些还保留着青色的木门。

走进这个仓库,地板铺设的是灰蓝色的火砖,其中不少火砖已被翻起,露出下面的一层细沙。屋顶是木梁结构,室内的柱子除其中一端为两根火砖柱子外,其余全是木柱子,部分已有虫蛀迹象。屋顶上的天花板是一层木板,梁架上还挂着写着数字的白色吊牌。

穿过仓库北边,从其中一个门口走出去,便是旧粮库内铁轨的所在地,上方盖着铁棚。虽然铁轨已被拆除,但挖起铁轨时的一截截泥土还留在原地。站在上面,仿佛穿越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工人在此处忙着把一袋袋粮食装上火车,然后匆匆运到火车站站台。而此刻,朝火车站方向望去,外面施工的钩机在“轰隆隆”地运转。新旧交迭如此鲜明,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在铁轨北面,紧挨着的是另一个仓库。这个仓库跟南面的仓库一样,都是木梁结构,不过盖的是灰瓦,室内是水泥地板。木柱子的下部都涂抹成了青色,排气窗装的也全是玻璃窗页。有些排气窗的上方画着一条红线,写着“分界线”三个字,下边画着两条红线,都处在排气窗正中间的位置。

另两个还保留着的仓库都是平顶楼房,其中一个仓库的外墙贴着瓷砖,上面画着一些卡通头像。仓库一头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广西玉林中央直属储备粮库1仓”,设计单位为“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和“广西粮食设计院”,施工单位为“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竣工日期为“1999年9月27日”。

旧粮库B区在南面,共有4个仓库,目前已全部外租。“待新粮库建好后,将全部拆除。”南江粮库办公室主任卢滨说。

曾经的辉煌:

旧粮库当年

常年库存粮食达5万吨

据介绍,南江粮库成立于1955年,是国有中型粮食企业、玉林市粮油贸易和中转中心,主要经营粮食储备、粮油贸易、中转代购代销及仓库租赁业务。总占地面积97672平方米,建筑面积5525平方米,总仓容10.68万吨,年经营量10万吨,粮食中转年吞吐量50万吨,年轮换粮食2万吨。拥有粮食铁路专用线1325米,实行双轨同时作业,一次可容纳20个车皮同时装卸作业。拥有中转仓库7800平方米,货位100个。“库内仓储设备完善,保粮技术力量雄厚,粮食检化验仪器齐全先进,专业技术过硬。”卢滨说,当年粮库还有粮情检测系统、充氮车间和粮食自动输送设备及除杂机等,存有中央、自治区、市、县四级政府储备粮,常年库存粮食达5万吨。

1994年第5期的《广西粮食经济》曾有文章如此介绍南江粮库:“1993年中转创利60多万元,比1992年提高50%,今年上半年创利4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文章还写到南江粮库曾遇到的困难:“1993年全国粮食价格放开以后,南江粮库同样遇到种种困难,国家调拨的粮食减少了,个体、集体的粮食都在火车站台转运,一度出现冷冷清清的现象。”

南江粮库财会科科长陈伯友介绍,南江粮库在1959年10月成立粮油加工厂,原名叫玉林县储运粮油加工厂,与南江粮库同在一个大院内,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主要经营大米、油脂、面条、饲料、统糠、豆奶的生产、调运、储存和销售,厂下设大米、统糠、面条、饲米、饮料和油脂等六大车间。

2020年3月27日,南江粮库挂牌出让,转让后土地用途改为两个用途性地块(分别为住宅和配套幼儿园)。

未来可期:

旧粮库见证一代人的青春

新粮库准备动工

南江粮库见证了一代人的青春。现年80岁的西街居民吴伊先原来是玉林调配站职工,主要负责用木车拉运货物。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就经常在南江粮库做搬运工作,从南江粮库运米到火车站站台。“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运好几吨大米。”吴伊先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期,越南经济困难,我国支援了不少大米,有时一天两个班组(一个班组大概15名车夫),就要运50吨大米到火车站。“每天一大早就出发,直到运完才收工。”

“那时南江粮库的稻谷不仅收玉林本地的,还有从广西各地拉运过来的,每天都要加工不少大米。”吴伊先回忆,那时他们拉运大米从南江粮库到火车站站台约有700米路程,一辆木车一次可以装700公斤左右。“当时装大米的都是新麻袋,粮库还规定,运货工人不能把麻袋弄脏。后来,粮库与火车站之间装上了铁轨,运货工人就少了,但遇上运货量少的时候,粮库还是会让工人来运货。因为人工拉运成本较低,而且工人可以自己装车、卸车,省下大笔费用。”

“我从拉木车开始,前前后后在南江粮库拉运粮食足足有20年。”吴伊先听说现在南江粮库要拆除了,言语中带着不舍和伤感,“那里留下了我的青春和奋斗的汗水,回顾以前那些时光,虽然辛苦,但让人怀念。”

自建成至今,南江粮库经历了60多年风雨,见证了时代变迁。待新粮库建成,旧粮库将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如今,新粮库已准备动工,地址在陆川北部工业园附近。从卢滨展示的设计图来看,新粮库共有8个仓库,还配备有消防泵房、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成品低温仓和业务综合楼等建筑设施,总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记者 王耀前 周立华 廖源)

新闻推荐

踏着前辈的足迹前行

(资料图片)。陆川县原大桥乡旺坡村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地,明代弘治年间,范仲淹的第十七代孙范元福举家从广东迁徙此地后,拓...

陆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陆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