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创新后续管理服务模式 让易地搬迁贫困户“有家也有业”
党员干部到搬迁户家中走访
“小区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邻里之间也很和谐,住在这里更有家的感觉。”日前,在陆川县滩面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朱小亮一脸幸福地说。
陆川县有428户2214人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该县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服务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在管理、服务、就业等方面持续推进易地搬迁后续工作,不断提升易地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
党建引领
助贫困户尽快融入新家
“我从滩面镇搬迁到乌石镇客家春城扶贫安置点,刚开始时总感觉没有归属感。”乌石镇客家春城扶贫安置点居民何小红说。
虽然搬迁户都有了自己的新家,但却找不到家的感觉。经调查,这是很多跨镇搬迁贫困户的心事。
“刚搬到安置点时,开证明、办养老医疗、临时救助等还要回户口所在地,来回太折腾了,平时想参与一些公共事务,还找不到组织。” 陆川县县城区君丰小区安置点贫困户刘茂泉说。
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陆川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每个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完善迁出地和迁入地沟通机制及工作力量下沉机制,建立党群、文化活动室等场所,为搬迁群众办理民生事务,提供便利、快捷服务。目前,贫困搬迁安置点共成立3个党支部,1个联合党支部,各安置点党员关系全部转移到安置点辖区党支部过组织生活。
除了成立党支部,每个安置点还落实2名“楼长”担任管理人员,辖区派出所落实1名民警按时到警务室值班,提升安置点治理水平,改善治安环境,还在每个安置点制作感恩教育宣传板块,让贫困户时时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小区支部成立后,我们建立了居民微信群,宣传政府的帮扶政策,组织小区活动,收集处理居民遇到的困难,帮助贫困户尽快融入新家的生活。” 陆川县乌石镇客家春城安置点党支部书记吕艳丽说。
完善设施
服务无缝衔接,居民后顾无忧
“现在不出小区就可以办理临时救助了。”陆川县乌石镇客家春城安置点小区居民谢秀军说。
该县按照安置点“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做好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工作,完善医疗配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和社区综合服务,在安置点建设集老年活动中心、青年之家、工会之家、妇女之家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中心,确保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学就医,享受同城同质化服务水平。实行搬迁群众医保转移无缝衔接,采取医保转移自愿原则,自主选择在迁出地或迁入地缴交医保。迁入地政府按照“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的要求,针对收入水平低于低保标准的困难移民,做好应保尽保,让移民前瞻无愁,后顾无忧。
“搬到新家后,这里专门为我们老人家安排有活动中心,大家可以一起聊聊天、散散步,家的感觉回来了。”陆川县滩面安置点张永英老人感慨地说。
全员培训
落实搬迁群众就业
“搬进新小区后,党委政府不仅为我们安排了就业培训,还帮助我们找到了工作,想得太周到了。”陆川县城区麻纺厂安置点居民范燕青告诉记者。
该县充分发挥移民安置点党支部作用,安排小区党员逐户逐人摸底调查,建立就业台账,积极推进搬迁劳动力全员培训,坚持因岗施培、因人施训。同时,协调委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入驻安置点,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以集中开班、送培训入户等形式开展培训。
据统计,今年,陆川县对易地搬迁户累计培训3期163人次,开办扶贫车间和就业扶贫基地,配套建设有市场前景、吸纳就业强的产业项目等,在搬迁入住群众中,有劳动力1248人,就业879人,实现了有劳动力家庭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记者 温驷昌 通讯员 何国银)
新闻推荐
消防员在救援被困人员本报讯(记者李楷诚通讯员韦功兵温杰森)7月8日19时27分,陆川县双龙路罗马公馆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
陆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陆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