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绿丰橘红产业示范区: 头雁领航振兴革命老区

玉林日报 2019-10-29 06:49 大字

陆川绿丰橘红产业示范区创始人刘宁(右二)打造广西陆川绿丰橘红产业示范区,带动村民通过种植橘红脱贫致富。

陆川县是革命老区县。1945年,中共陆川县委在雷公冲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桂东南游击区陆川人民抗日自卫军,同年2月,清湖支队攻打清湖乡公所,陆川各地人民随之纷纷响应,前赴后继加入革命洪流,为抗日战争获得胜利、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陆川人民开始踏上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新征程。进入21世纪,陆川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更为迫切,发展的步伐越迈越宽。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革命精神是奋发图强的内核动力。作为革命干部后代,陆川县马坡镇新山村的刘宁传承红色基因、秉持革命精神,发挥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打造广西陆川绿丰橘红产业示范区,带动村民通过种植橘红脱贫致富。

2017年,玉林市老促会将陆川绿丰橘红产业示范区建立为联系点,为陆川县打造产业扶贫的样板,助力老区人民脱贫攻坚。同年,陆川绿丰橘红产业示范区获得“广西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成为陆川县首个自治区四星级农业示范区。

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走进广西陆川绿丰橘红产业示范区,满眼皆是橘红树,葱翠茂盛,生机勃勃。“玉林市老促会每年持续拨款支持,示范区的建设步伐得以加快。”刘宁如是说。2001年,刘宁返乡后开始发展橘红产业,先后创立了陆川县君丰投资有限公司、陆川县君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绿丰橘红产业园为主体,打造广西陆川绿丰橘红产业示范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市老促会的关心支持下,如今已形成集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橘红产业示范区,辐射面积达1670多公顷。

“优先租赁有土地流转的贫困户的土地。”据刘宁介绍,示范区每年用于租赁附近新山村、雄鹰村和大兴村这三个革命老区村的土地的租金近200万元,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就可获得固定的租金收入。

“每亩土地有550元租金,加上在示范区工作的工资,每月收入3000多元。”在示范区务工的新山村贫困户冯霞乐呵呵地说。不少贫困户除了获得土地租赁收入,还可以在示范区内工作,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输血’扶得一时,‘造血’方能长久。”在刘宁的推动下,示范区与周边村的贫困户共同成立绿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贷款陆续入股,从2017年至2019年,分红累计达229万元。合作社目前种植橘红、牛大力、水果等170多公顷,辐射带动贫困户320户发展种植,是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成为陆川县最大的产业扶贫基地。

不仅如此,在绿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刘宁又带动新山村160户贫困户参股成立众联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橘红,多渠道拓宽贫困户收入。待橘红树苗培育成熟之时,众联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划出13.333公顷橘红种植园区,无偿划归新山村村委会,预计新山村集体每年将获得不少于100万元的收益。

三产融合助力示范区腾飞

陆川橘红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零散种植、自种自销的传统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刘宁的带领下,示范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机制,形成橘红产业的规模优势,品牌打响了,销售路子拓宽了,村民种植橘红更有信心了。

“通过深加工能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经济效益,促进村民增收。”早在2016年,广西陆川绿丰橘红产业(核心)示范区就和广西农业厅、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等农业权威机构合作成立了广西陆川橘红试验站,制定了一套橘红育苗、种植、生产管理、产品深加工的规范化标准制度,开发橘红酒、橘红饮料、橘红含片等十多个产品。目前,示范区已建成橘红初加工生产线,配套全自动烘干炉、压果、切片、包装等设备。

依托示范区,刘宁还计划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养生、农耕体验、餐饮文化等第三产业,将示范区逐步建成橘红风情小镇。“必须引进现代化管理经营,同时利用周边既有农业产业资源,打造三产融合的高标准示范区。”刘宁对接下来的发展壮志满怀。

新闻推荐

诗画田园“茶儿垅” 本报通讯员饶罡明周超明记者袁家权摄影报道

日前,记者走进省级美丽乡村黄山区乌石镇茶儿垅村,只见溪流清澈,步道干净,屋舍整洁,房前巷口花木葳蕤,极目远眺青山叠翠,白墙灰瓦...

陆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陆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