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岁月难忘事—— 三建核工业科研基地
□本报记者田明霞文/图
春节期间,在城区九苑花园2期的一处楼房里,记者见到了居住此的卢延鸿老先生。“在三线建设中,我国的核工业科研基地,先后建设了三套。第一套是1959年青海的221厂;第二套是1965年绵阳的902基地;第三套是1983年开始建设的绵阳科学城(839项目)。”卢延鸿告诉记者,他全程参与了先后共三套的核工业科研基地建设。虽然工作很艰苦,但他却很自豪,因为通过他们的努力奋斗,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为祖国的富强贡献了力量。
远赴青海,苦建221厂
卢延鸿1938年出生在广西陆川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他儿时亲眼目睹了日寇对中华领土的侵略和对中国老百姓的蹂躏,心中十分渴望祖国变得强大起来,免受外侮。1956年,卢延鸿考入西安冶金学院(现陕西建筑科技大学)给排水专业,他暗下决心要勤学苦练本领,建设富强的祖国。196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并在学校获得了西安冶金学院首届群英会先进工作者称号。1963年7月,通过政审、体检,卢延鸿正式进入104公司,参加青海221厂建设。
刚到青海时,卢延鸿高原反应强烈,整天头晕目眩;当地昼夜温差达20余度,白天挥汗成雨,晚上寒风凛冽刺骨。卢延鸿和同事们吃青稞面,住简易房,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每当困难时,卢延鸿总会想起父亲对他的教诲:“是共产党培养你成材,你这一生都要听党的召唤,永远跟党走,堂堂正正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怀着饱满的工作激情,卢延鸿和大家一道克服恶劣的气候和工作环境艰苦,鼓足干劲,干好工作。卢延鸿说,当时他们只知道这是在为国防建设作贡献,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投身的是我国国防事业划时代的工作——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在读大学时,卢延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青海国防建设工地,卢延鸿又一次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转战四川,抢建821厂
1964年,国家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指示和部署。于是,在1965年,卢延鸿随着公司来到了绵阳,前期主要任务是在荒山野岭中找水源,建两处拦河大坝解决生产生活用水。
1971年3月,因机构调整,卢延鸿来到核工业第24公司第二工程处生产技术科,抢建位于广元的821厂。821厂位于白龙江畔一个三面环山的峡谷中,进出只有一条道路,施工道路最窄处只有3米。里面有三个公司7个工程处约1万人在同时施工,最高峰时每分钟有近62辆车进出峡谷。
卢延鸿的任务是协调指挥土建队、安装队、机械队,在施工建设车辆密集进出的深山里,创新地依山沿道路敷设10公里长的生活给水管。卢延鸿决定在雨季后开工,白天挖管沟、夜间吊装管道、接头打口、试压验收后马上回填。在那些时日里,卢延鸿每天只休息3~4个小时。任务圆满完成后,卢延鸿于当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涪江之畔,兴建839科学城
为了助推国防事业的发展,国防科委从1980年开始筹建国家级的实验机房——西南计算中心。卢延鸿作为24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与技术人员一道,经过不懈努力,完成了该项目中水、暖、通、空调安装工作,机房的恒温、恒湿、洁净度达标。
1983年9月,国家决定将过去分散的科研基地集中到绵阳市区涪江东岸,筹建核工业的第三个科研基地——839科学城。卢延鸿会同甲方设计院的技术力量,多次踏勘现场,设计建设方案。最终变更设计管线后,于1987年雨季后开始施工。面对滔滔涪江水,卢延鸿反复演算,创造性地在施工上游几十米处设导流坝拦截江水,疏导围堰外流水量,以减少施工围堰内排水量。创造连环式排水点,缩短工期。1988年3月,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排放管道工程全线竣工。管线长度减少了1000余米,避免了开山;更改了排放口的位置和排放方式,节约了投资。该项工程施工论文在核工业系统给排水专业设计、施工经验交流会上,被作为经典案例。1988年春,卢延鸿到北京核工业部参加了第一批高级职称考试,被评为了高级工程师。
繁重超负荷的工作,让卢延鸿积劳成疾,患了肝炎没及时治疗休息,又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皮肤病——皮肤淀粉样变。为了止痒,全身满是抓挠的血迹……
1998年,卢延鸿退休了,他参入了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为自己奋斗一生的科技事业继续建言献策。如今,卢延鸿的3个儿子都学有所成,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绵阳省建安装公司的职工老宿舍
卢延鸿近影
新闻推荐
近日,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一名20岁男子钟某,谎称自己遭遇贩卖器官的犯罪组织绑架、逼迫其卖肾,向家人索要一万元赎金。陆川县公安局工作人员2月7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钟某已被行政拘留十日...
陆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陆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