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76岁修表匠 凌晨精心修手表 他说修表需要专注,每日准时出摊只为“放不下自己的手艺”

玉林晚报 2017-11-09 11:10 大字

为街坊服务了40多年的杨正新,至今没有退休的打算。玉林城区名山街道崇高街一棵芒果树下,有一个专修理钟表和配钥匙的小摊位,它由一辆电动三轮车和几个木架子、遮阳棚组成,上面满满当当放着各种工具、钥匙模、箱柜。摊主叫杨正新,76岁的他从事修理钟表、配钥匙已40多年,附近的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杨师。

日积月累小小摊位“盖”起一栋楼

杨正新是名山街道绿杨社区人,少年时代,因为家庭出身是地主成分,玉林高中毕业后不能参加高考,品学兼优的他为此消沉过一段时间,后来还遭受过不少不公平的待遇,几经磨难他最终鼓起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买来书籍自学修理钟表。

没多久,杨正新学成了,在名山社区一带摆摊为市民修理钟表,也渐渐小有名气。上世纪80年代,他还到陆川县珊罗镇带过徒弟。后来,杨正新的小摊位增加了新业务——配钥匙。靠着精湛的手艺、良好的口碑和数十年的日积月累,杨正新用在这小小的摊位上赚到的钱盖起了一栋楼房。

儿女长大成人后,家里的经济支柱不再是杨正新。十几年前,他把摊位搬到了崇高街的芒果树下,继续帮人修理钟表和配钥匙。

放不下的手艺有些顾客他还不收钱

家里人曾经劝他不要风吹雨淋日头晒出去摆摊了,但杨正新不听:“我是闲不住,放不下我的手艺,利用手艺赚点零花钱。”

每天早上8时15分,除非遇上大风大雨,不然杨正新的三轮车小摊位必定会准时出现在芒果树下,中午12时收摊回家。下午不再出摊。他说:“下午会找老伙计们下棋聊天,或者到图书馆看书。”

杨正新的小摊位越来越陈旧,修理钟表的木箱子被他摸得锃光瓦亮。由于做的是街坊生意,他收费并不高,配一个钥匙,常常只收1元,遇到孤寡老人前来帮衬,他还不收钱。一天下来,杨正新有时只赚十几元,但运气好的时候,忙起来也能赚上三四百元一天。平均每天,他的小摊位能赚六七十元钱。

修理手表有怪脾气每天都要健身撞墙

为了配好钥匙,他研究过很多锁的内部构造,很少有配不好的钥匙。但遇到那些用肥皂印了个钥匙模来要求配钥匙的人,他拒绝服务,他觉得用肥皂印钥匙模配钥匙的人别有用心,模子来路不明。

杨师给顾客修理手表,用的都是上好的进口表油。他还有个怪脾气,要是顾客拿名贵的手表给他修理,他必须拿回家修,若不信任他,他就不给修:“路边修理手表,灰尘太大,会对手表有影响。我也不能够专注地投入工作中去。”

凌晨3时,杨正新会起来修手表,一两个小时后睡个回笼觉,6时又起床锻炼身体。20多年前,他曾患过脑血栓,从此很注意锻炼,每天必定要双手玩铁球,用后背撞墙壁几百下,练习太极拳等。“我经常锻炼身体,现在双手也不发抖,修理精细的手表一点问题也没有。”杨正新对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很自信。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杨正新也玩得溜,“不玩不幸福,人老了也要跟上时代。”那些著名的中外文学作品《茶花女》《少年维特的烦恼》等,他也如数家珍。“现在眼睛不好了,名著看得少了,看养生保健的书比较多。”

修了一辈子钟表,杨正新觉得自己平凡得就像海滩里的一颗沙子,他的同学有的是教授,有的是企业家,每次同学聚会,他总是很高兴地去参加,和几十年前的老师、老同学说起自己是个靠双手吃饭的修表匠,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新闻推荐

陆川县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以“四个相结合”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工作中

本报讯(记者廖晓东)11月2日,陆川县四家班子领导、各镇各单位党政一把手等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拉开了全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序幕。学习会要求全县各部门按照中央、自治区、玉林市的部...

陆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陆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