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项目建设驱动工业经济提速 大项目 大产业 大发展
榆林象道国际物流园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榆林化学工地化工装置吊装施工 聚丙烯粒料成功试产郭小辉摄 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全景 何军摄 延长中煤榆能化煤储料仓郭小辉摄 榆神工业区一角杨彬摄
本报记者闫景 陈静仁
10月20日9时30分,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榆林企业A股主板上市实现“零”的突破,标志着以北元为代表的本土能化企业趟出高效转化、循环利用、低碳发展的新路子。
这只是榆林市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引领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以来,榆林市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系统谋划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累计建成重点项目170多个,共完成投资5000多亿元。一个个落地生根的项目,有力地承载起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腾飞。
振奋人心的数据,折射出“十三五”以来榆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就。数据显示,榆林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16年的3328.7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865.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从2007年开始一直稳居全省第一,2019年榆林市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26.7%,成为陕西工业的重要一极。
项目转型 产业集聚
——能化产业项目与新兴产业项目“比翼齐飞”
10月10日,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多联产综合利用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引进一家企业,打造一个集群。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新型高端化工示范项目,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煤焦油深加工多联产综合利用项目分为制氢中心、油品中心和储运中心。其中,制氢中心占整个项目近一半的工程量,主要产品为甲醇和附属产品氢气、氮气等,作为原料提供给下一阶段油品中心使用。该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兰炭产能120万吨/年、芳烃产能36万吨/年、轻质化煤焦油22万吨/年等,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对榆林市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和煤焦油深加工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作为能源大市,产业结构单一、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等,一度成为制约榆林工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要摆脱“资源诅咒”、实现永续发展,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和能化产业项目转型升级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2017年以来,榆林市不断深化“12363”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总投资3100多亿元的50个重大转化项目,陕煤煤制化工新材料、兰石化乙烷制乙烯等项目实质性开工,信发循环经济、中科煤制油等一批战略性项目加快落地,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一批现代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2019年,煤化工的延伸产品——烯烃、甲醇、兰炭产量分别达到257万吨、243万吨、3663万吨,占全国比重分别达到5.1%、5.1%、67.1%。同时,出台支持科技创新的14条措施,携手中科院创建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与西北大学等高校达成共建13所产业研究院协议,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529.3亿元,企业数量增幅全省第一。
为了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十三五”以来,榆林市制定了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铝镁产业、羊毛防寒服等特色产业项目。目前,榆林市金属镁产能占全国产能的51.8%,是全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榆林市被中纺联和中服协授予“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称号,已拥有羊毛防寒服加工企业和专业户300多家,涌现出羊老大、七只羊、蒙赛尔、羊中王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年产羊毛防寒服系列产品1500多万件,销售额占到全国同类产品的75%以上。
在加快能化产业项目转型升级的同时,榆林市还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出台了智能无人产业扶持政策,柔性显示材料等一批填补产业空白的项目落地建设。引进了一大批光伏电站和风电项目,风力、光伏发电的比重逐年攀升,“十三五”以来,新增新能源装机665万千瓦,其中光伏408万千瓦,风电257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榆林市电力总装机的29.3%,较“十二五”提高了18个百分点。发展数字经济,加快5G、智能无人系统场景应用,推进产业数据化、数据产业化。支持发展中药材产业项目,培育壮大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康养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努力实现能化产业项目与新兴产业项目“比翼齐飞”。
一县一区 一区多园
——产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榆林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煤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金属镁、兰炭生产基地,是我国“西煤东运”的腹地、“西气东输”的源头、“西电东送”的枢纽和21世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尤其是2017年以来,榆林在能化领域的发展备受关注。园区作为承载能化项目的“主阵地”,逐渐成为引领能化高端发展的“助推器”。
以此为背景,2018年7月以来,榆林市产业园区改革工作全面推开。针对产业布局同质化、承载能力弱等问题,榆林市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原则,以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为主体,合并、托管区位相邻、产业相近的园区。园区数量由“十三五”规划的44个整合为23个,全面改变了产业园区“散乱多”的局面。
——靖边能化园区内,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研究的煤经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千吨级装置取得重大进展,为中国的煤转化制低碳烯烃产业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实现了煤转化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多亿元, 每年生产成品油、煤制烯烃等化工产品750余万吨,产值超过600亿元。
——榆神工业区作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目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形成了以世界五百强企业为投资主体,以最新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为引领的五大产业集群建设格局。
——榆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榆林国家能源化工终端产品加工示范区和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承载区,统筹发展以城市经济为主体的高新区组团,以高端能源化工为主体的榆横工业区组团,以科技引领创新转型为主体的科创新城组团。三大组团优势互补,产城共融,成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
几年来,一批高精尖的能源化工项目逐步向园区集中,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榆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年,榆林市23个产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104亿元,占榆林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
与此同时,榆林市根据环境容量、土地条件、资源禀赋等定位园区功能,形成错位发展格局,例如,榆横工业区重点布局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产业;神木锦界工业园区重点布局现代煤盐化工及下游产业;府谷高新区重点布局煤炭热解和现代煤化工产业。
搭建平台 优化服务
——“筑巢引凤”催生重大项目落地开花
日前,榆林市举办的第十五届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签约项目98个,引资额893.8亿元,吸引了美国肯纳金属、久益环球、贝克休斯和华为集团等国内外416家知名企业参展,是历届签约项目最多、成果最优、效果最好的一届。
项目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发展好。对此,榆林市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保障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双管齐下。其间,具有战略意义的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全面拉开建设序幕,为优化榆林水资源配置、破解缺水困局提供有力支撑;绥德至延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榆林市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榆林榆阳机场二期扩建项目核心工程——T2航站楼建成投运,成为榆林市联通国际国内前沿发展的“空中门户”。
产业能否集聚发展,关键看平台。榆林市按照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要求,与产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供水、供电、道路、通讯和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和污染物集中控制。
在完善基础设施保障项目硬支撑的同时,榆林市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一系列“保姆式”的贴心服务,助推项目建设“加速度”。
——企业开办“一窗受理”,榆林市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内可完成,企业注销2个工作日内完成;
——市县两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现全覆盖,对有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文件进行清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加强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成立百名律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驻点式”的法律服务、“一对一”法律体检。
此外,榆林市还实施重点项目问题台账管理,充分依托市政府稳投资工作专班,围绕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全面梳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建立市级重点项目问题台账,按职责权限细化分解到市县两级相关单位,实行“双周调度”并按月通报。着力在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审批速度、提升项目服务上下功夫,全力破解项目用地、资金及环境保障等突出问题,给项目单位吃下“定心丸”。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微博@山东商报图@山东商报11月2日消息,11月2日上午,陕西榆林靖边“埋母案”一审宣判,被告人马某宽犯故意杀人罪,获刑十二年。...
靖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