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万城随想

榆林日报 2020-08-11 06:54 大字

统万城怀古 历史沧桑让城墙斑斑驳驳

沈明志

统万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白城则村,为匈奴人的都城遗址。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

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

据《水经注》记载,统万城是在西汉奢延城基础上或其近旁建造起来的,可由城内出土的两方汉印“驸马都尉”和“西部尉印”得到证明。奢延城的规模布局现已无从考据。

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的赫连勃勃以鄂尔多斯为根据地建立了大夏国。据《魏书·铁弗刘虎传》《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等记载,公元413年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名曰“统万”。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统万城的营建历时六年之久,统万城建成后,曾由秘书监胡义周执笔作赞文一篇,赞文中说建好的统万城是“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城里“华林灵沼,崇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此时的统万城无论在规模、布局及建造方法等方面,均体现出其在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统万城达到空前繁荣。

公元427年(北魏始光四年)魏军攻克统万城,公元431年魏灭大夏。公元433年置统万镇,因其地水草丰美,用为牧地。公元487年置夏州,以统万城为夏州治所,据《水经注》记载,此时的统万城“雉堞虽久,崇墉若新”,说明该城保存的还相当完整。

隋时统万城属朔方郡管辖,为朔方郡治所。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朔方郡将梁师都反叛,据统万城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公元628年(唐贞观二年)唐军平定梁师都,以其地复为夏州,统万城为夏州治所。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夏州为朔方郡,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复为夏州。五代时期,夏州为党项族李氏割据,其间也经有战乱,但统万城在军事及交通上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北宋初年,统万城为西夏人所据,割夏州,其后,宋与西夏互为攻占。公元994年(宋淳化五年),宋军攻占夏州,宋太宗下令迁民毁城。统万城头道城(即外廓城)城垣,即毁圮于此时。据遗存现状及史料记载推测,这一阶段统万城应无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形制、规模仍基本保持了大夏国都时的景况。

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廓城、东城和西城。外廓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为2470米,东西城的四隅都有突出城外的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墩台,皆高于城垣,西南隅墩台高达40余米,仍从城垣高出地面约1—10米。

统万城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早期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遗址白色的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崇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引出这座以“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夏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

走进统万城遗址,让我想的最多的是,匈奴这个民族,反复征战、穷兵黩武,不管是打别人,还是自己被别人打,从未间断过。时间一长,必然给族群带来的是对残酷的适应,祖祖辈辈都缺少有关正常生活的记忆。灾难时时刻刻有可能发生,他们因此无暇分析起因,只能放弃了思考,用最简单的方式把灾难转嫁并扩大,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灭绝性的盲目快感。

对付匈奴,秦始皇的办法是长城,汉武帝的办法是战争。否则,匈奴一旦入主中原,很有可能是中华文明的消解。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匈奴人被土崩瓦解。据史学界研究,其中被驱逐到西方的匈奴势力又与当地武装力量汇合,竟把欧洲搞得天翻地覆,一度与中华帝国并驾齐驱的西罗马帝国深受其害。两相比较,汉武帝征讨匈奴之举功不可没。

留在中国北方的匈奴,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再次壮大成势,开始大举南下进犯,终于建立了大夏国都统万城。

登上城墙,极目四周,几乎上下远近都被野蛮战争的精神阴霾所笼罩。密密匝匝的马蹄声,敲击着古代空旷的毛乌素沙漠。他们曾经以为,普天下的命运就维系在自己手上的缰绳间。这种沙漠行旅者的强悍生态,有能力展开宏伟的场面、投入激烈的战斗、建立辽阔的王国,却一直保持着一种全方位的野蛮,与其他文明的长久对峙,这是它的悲剧,也是全人类的悲剧。

人类文化史证明,没有文明的民族,表面上强大而勇敢,实质上狭隘。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群,无法照料好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沦落而最终失去自身存在的根基。流落四处的匈奴人逐渐被当地民族化,只把一个统万城遗址留在这毛乌素沙漠南沿,这是匈奴民族唯一留下的都城遗址,之所以能保留下来,也是因为它吸收了其他文明的成果,尽管它还会保留下去,但是支撑它的文明基座早已消失或风干在毛乌素沙漠的烈日和朔风中,无法寻找。

人类啊,为什么曾经那么伟大却又会那么无奈?文明啊,为什么曾经那么辉煌却又会那么脆弱?历史啊,为什么曾经那么精致却又会那么简单?面对这样一系列的重大问题,答案在哪里?这里似乎找到了一些,却还需要到别处寻找。

新闻推荐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记靖边县退役军人周子军

周子军(左)指导同事进行业务操作文图/本报通讯员樊悦“周家儿郎上战场,保家卫国守边防”。35年前,这个消息在靖边县黄蒿界镇...

靖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边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