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变绿洲 致敬陕北治沙人:一条治沙“路”就是一部奋斗曲
如今绿意盎然的毛乌素沙漠
张应龙察看沙地情况
郭建军接受记者的采访
郭成旺一家前往沙地途中
郭成旺牵着重孙走进沙丘
张应龙和村民一起种树
36年前,这里寸草不生。当地有句顺口溜,“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
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南段,这里干旱频发,农田常被狂沙吞没。
36年后,栽树的“老愚公”郭成旺已年过九旬白了头,毛团村旧貌换新颜,几十年人进沙退,浇灌出一片“塞北绿洲”。
封沙育林4.5万亩,荒漠中植树200万株,在毛乌素沙漠里郭成旺踩出16万公里足迹,相当于绕赤道4圈。
风沙再狂,总有人不甘服输,选择治沙之路,就是接受奋斗的考验。治沙造林谈何容易,要告别“秋风吹秕田,春风吹死牛”的大漠荒芜,实现“沙枣花棒苗健壮,破土已闻漠花香”的大漠美好,又谈何容易。愿景变为现实,从来都要依靠奋斗,从来也检验着奋斗。
治沙 誓用白发换绿洲
见郭老不容易。从东坑镇毛团村出发,向导开着车,径奔毛乌素。
已经深入沙漠10公里,却见杨树、松树高低错落,沙蒿、沙柳疏密不一。大漠深处,林木四合,盛夏时节满是绿意。
绕过叠叠沙丘,几间白房子映入眼帘。“老愚公”郭成旺已经99岁,蜷窝在沙发上,身着藏青色外套,穿着旧鞋。古铜色的额头上,戴着圆帽,虽已99岁,但神采奕奕。
作为方圆数公里内唯一的人家,这位陕北汉子一家在林场一住便是30多年。
毛团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庄稼种三遍,还是歉收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整个靖边森林覆盖率仅0.5%,九成土地严重沙化、荒漠化。
“憋死骡子累死马,也要把沙给治了!”1984年,63岁的郭成旺和儿子郭喜和申请承包离家12公里外的荒地,年底,他和乡、村两级签订4.5万亩治沙造林合同,从此便开始了治沙之路。
此时的毛乌素,正以每年十几米的速度,向南蚕食村庄。郭家父子二人带领一大家子“逆风北上”,打响了令人热血沸腾的“绿色之战”。
“你看,这就是当时种下的第一批树,现在这老杨树已经长这么大了!”郭成旺老人坐在树下,向我门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主战场叫“那泥圪坨”,深入大漠12公里,寸草不生。
那个春天,郭家人忙了45天,栽下了第一批树苗。人努力,天却不帮忙,一阵大风,把所有树苗连根拔起。沙漠,给敢于挑战它的人们一个严厉的下马威。这是第一次挫败,却不是最后一次。
但沙漠也不是绝对不可战胜。在沙漠里种树,第一步要防风固沙,让沙丘停止移动。郭成旺说:“种下树,要用障壁一搭,不然风就把树刮走了。”沙漠里新栽的树,脆弱得像小孩子,需要周到的呵护。为了种树、护树,1989年,郭成旺干脆从村里搬到了沙窝里,在“那泥圪坨”建了4间房屋,打了一口19米深的轱辘井,全家搬进了大漠深处……吃住在柳笆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7000亩治沙任务当年完成,第二年,又完成了近万亩的黄沙治理,到了第三年,郭老承包的黄沙地初步得到治理,使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
治沙三十载,餐风沐雨,荒漠终成林。如今水井依旧,旁边一棵老杨树亭亭如盖,四下眺望,林海茫茫。
薪火相传 大漠里种下绿色希望
走进“那泥圪坨”,如今最忙的人,属郭建军。这个当年跟郭成旺老人赶骡车的小孙子,转眼已近知天命的年纪。
爷爷种树,父亲种树,孙辈的郭建军长大了,他自己也要走上这条路。
49岁的郭建军是郭家植树治沙第三代人。他说:“当初我爷爷一手拿着500元钱,一手拿着一把树苗,问我,‘你是要这钱,还是要这树苗?’我回答说‘我要这树苗’,爷爷又问为啥要树苗?我回答说,树苗栽起来,经过合理的孕育,他生出来的不仅仅是这点钱,可以生更多地钱。爷爷当时就感觉我考虑事情长远,于是就把这个担子交在了我的身上。”
在“新当家人”手里,万亩林场该如何继续发展?
从卫星遥感图上看,靖边5088平方公里土地上,绿色渐成主色调。三十载时空流转,毛乌素南缘的治沙热潮像支魔法棒,染绿了靖边的丘梁川峁。
植绿固土,流沙绝迹。新时代的靖边,不想止步于此。万亩林场里,郭建军也专心“刷”起“颜值”来——杨树、沙柳日渐老化,樟子松正开启“常绿时代”。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在樟子松在这里已经占到30%,下一步,要把这全部换成樟子松,还要发展经济林、慢慢地发展适合经济效益的林地。”郭建军说。
今日茫茫林海,郭成旺老人早有预言。数十载时光,大漠变绿洲。这沧海桑田的背后,是一辈辈人挥洒的汗水与岁月磨砺的坚韧,是一代代人不懈奋斗的追求。
一头扎进荒漠“不回头”
与靖边东坑镇毛团村向望的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村,同样地处毛乌素南段,是榆林最大一块无人荒沙地,如今,这里已是绿树成荫,七月的风吹过樟子松林地,一片“簌簌”声。
“你当年为什么选择去治沙?初衷是什么?”类似的话语不知有多少人问过张应龙。别人治沙的起因,往往是因祖祖辈辈居住沙地之境和饱尝沙虐之苦,而生于1963年的张应龙从出生到上学再到就业一直都在神木城里,后又到天津、北京外企工作,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一直不错,缘何最终将自己的承诺定位在对漫漫黄沙的治理中?对此,他总是坦诚地回答说:“我走上治沙路,只能用‘偶然’两个字来概括。”
虽说是偶然,但张应龙在采访中说:“当你把感情真正倾注到这片土地的时候,你就有种义无反顾,这就可能与陕北人的性格,也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有关。”
“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陕北民歌中的这句歌词是这片沙漠的真实写照,而这时在张应龙的眼里,这里的风景已经褪去了最初的诗情画意。一个外行,要在沙漠里种树,谈何容易?
2003年,张应龙带着全部身家300多万元,一头扎进毛乌素治沙。
“刚开始的时候盲目的治沙,也找不到合适的树种,种的树被风沙吹倒,几乎是全军覆没,当你了解了生态、会种树的时候会遇到新的问题,比如经济效益很难实现、来自家人的不理解,到现在林子变好了,让林子自我循环起来,又是另外一种困难,最后当你把整个感情倾注到这片土地的时候,你就又有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想去治理好这片土地。”张应龙说。
多年过去,他把300平方公里无人区的植被覆盖率从3%提高到65%,形成38万亩的林草地。
“历史用1000年把草原、森林变成了荒漠,我们用了17年把荒漠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但有了绿色并不意味着沙漠‘消失’了。目前的绿色还很脆弱,还存在再次沙化的可能。”张应龙说,“只有生态系统实现了自我循环,毛乌素才有可能回到千年前的样子。”
“沙里淘金” 开启新的征程
张应龙的造林面积目前已超过38万亩。而已近花甲之年的张应龙并不满足于沙漠治理仅仅产生生态效益,他希望能从沙漠里找到一条“生态致富路”。
今年56岁的沟掌村村民赵永福,其所在的村庄就在张应龙最初的治沙范围内。从2004年至今,他就一直跟随着张应龙植树造林。他说:“以前,我们这一带沙子把人欺负得不能住,刮风天,出去一趟满脸都是风沙。现在张应龙把沙治住了,这个问题早就不存在了,并且环境变美了。”
张应龙认为,只有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着这个理念,他主动为农服务,积极配合农业、科技等部门,在项目区大力推广“一池三改”项目,用合同订单的方式引进玉米、西瓜种植等项目,引导村民种植无公害蔬菜和绿色瓜果;引进红树莓、黑树莓、花秋、蓝锭果、酿酒葡萄、鲜食葡萄等经济林树种,在“沙里淘金”。
产业带动,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惠民兴村。转变生态环境,实现沙区的自我循环发展。为了发挥协会的社会公益服务性,2010年,组织村民成立了“秃尾河源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育苗业、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林果采摘业;2009年以来,将整理好的耕地3000亩和已经挂果的扁桃林地5万亩无偿划拨给合作社,由农民自主经营,成功示范栽植了酿酒葡萄、树莓、蓝靛果以及鸸鹋、欧洲雁的养殖,每年为周边村民新增收入500多万元。
据陕西省林业局数据显示,70年间,陕西防沙治沙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沙化土地和流动沙地面积逐步减少,森林覆盖率和植被盖度明显提高,生态良好与经济发展双赢目标正在实现。1570万亩沙化土地达到治理,过去的860万亩流沙现已基本达到固定半固定,风沙危害得到控制,茫茫沙海现已建成了片片绿洲。榆林正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面积,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荒漠化治理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据卫星动态遥感显示,陕北植被盖度达53.43%,较2000年增加了26个百分点,沙区造林保存面积2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初步建立了以陕蒙交界、长城沿线、白于山北麓、榆定公路、黄河沿岸等为骨架、总长达2000多公里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建起万亩以上片林165块,绿色屏障的形成,保护了近200万亩农田,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身边增绿效果明显,沙区生态环境极大改善。
治沙永远在路上。除了坚守在沙漠里的郭成旺一家,一头扎进治沙领域不回头的张应龙,榆林还涌现出了李守林、石光银、牛玉琴、女子民兵治沙连等一大批全国治沙造林英模代表,孕育形成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成为引领榆林人民砥励治沙的榜样和精神力量。
治沙没有什么诀窍,一个是持之以恒,另一个就是艰苦奋斗,榆林治沙的核心就是这样。
本报记者 周生来 柴迎
新闻推荐
李勇老师为学生辅导功课(图片由本人提供)本报通讯员李宁高源5月3日,李勇老师再次踏上去西藏的行程,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第二次援...
靖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