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二次援藏教师李勇:用行动诠释敬业奉献的执着
李勇老师为学生辅导功课(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报通讯员李宁高源
5月3日,李勇老师再次踏上去西藏的行程,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第二次援藏之路。
李勇是陕西省靖边县第三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2016年8月,他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号召,自告奋勇报名援藏,克服种种困难,于2019年7月圆满完成了长达3年的援藏工作任务。
今年春季,省教育厅又组织新一批组团式援藏工作,点名要为人敦厚、爱岗敬业的李勇老师再次援助西藏。李勇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毅然接受了二次援藏的任务。
陕西对口扶贫援藏的地区是阿里。阿里地区在西藏自治区的最西边,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人口不足10万。这里群山环绕,空气稀薄,自然环境恶劣,矮矮的雪莲花是雪域高原上特有的植物,在风雪中绽放。
李勇老师已经不是十分惧怕这里的艰苦环境了,因为他是二返阿里。他说,三年前初来阿里的时候,他与18名陕西援藏教师队伍一同出发,经过五天的路途劳顿终于到达目的地。起初他几乎整夜无法入眠,头疼欲裂,每晚只能浅睡几小时,掉头发,肺部不适变形,食欲减退,加上工作繁忙,不久,体重掉了5公斤。他当时想打退堂鼓,但想起自己援藏的情怀、志向和领导的嘱托,心中暗下决心:坚决不能屈服,要坚持完成三年的援藏任务。他在阿里高级中学工作的三年里,付出了艰辛,但工作成效得到学校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肯定。
阿里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失去信心等问题。在很多班级里,教与学是严重脱节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更无从体现。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基础差,上课困难,很多老师也对学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态度。西藏有30多所高中,而阿里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是最低的。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这个难题比头痛、失眠、胸闷、气喘等高原缺氧带来的生理影响更刺痛李勇的心。
李勇是物理老师,也担任班主任,他深入课堂实际,近距离地接触西藏学生,掌握汉族、藏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现状,找出藏族学生理科学习的弱点,有针对性地放慢教学节奏、循序渐进。他重在改变教法和学法,大胆实践,逐步让学生学会了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改变呆板机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渐树立起来了;沉闷的课堂逐渐活跃起来了,课堂上经常传来孩子们热烈的讨论声。学生们都说:“虽然老师布置的作业少,但我们学到的知识多,掌握的解题方法也多了。”2018年,李勇因被学校评为“最美援藏教师”而受到表彰,师生献给李老师300多条洁白的哈达表达感激。
今年5月上旬,李勇到达阿里后,积极投身于熟悉的阿里高级中学,开始了一如既往的援藏教学工作,这次,他带高二年级两个班的物理课程。
李勇在日记里写道:“援藏就意味着吃苦,援藏就意味着奉献,我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去适应艰苦的环境,很快融入工作中,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忠诚援藏、智慧援藏、务实援藏、廉洁援藏、奉献藏区’的誓言,让藏族孩子成为雪域高原上绽放的雪莲花。”
李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援藏教师对敬业、奉献的执着和支边人生的快乐与旷达,闪耀着一名援藏教师真、善、美的人性光辉和汉藏一家亲的博爱情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许鹏)7月8日至10日,榆林市政协教科委组织部分委员就做好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基本情况赴榆阳区、靖边县、子洲县开展...
靖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