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榆林最深情的告白

榆林日报 2019-09-26 09:16 大字

沟沟峁峁披上绿装 靖边县惠桥水库两岸绿意盎然 人在画中游 开展植绿大行动 子洲县西峰寺景区 红碱淖遗鸥成群 治沙女杰牛玉琴 治沙英雄石光银 治沙标兵张应龙

本报记者 魏丽娟

翻开一页页地方志,70年前的塞上榆林从春到冬一派狂风席卷沙尘的印象,北部黄沙滚滚,南区尘土飞扬。

13岁的榆阳农民朱序弼放羊时,常常被狂风吹散了羊群,那时候他总是想:“怎样才能把风沙压住?榆林啥时候才能山青青的、水亮亮的、天蓝蓝的?”

熟悉石光银的人,都知道他常说一句话——“我这辈子就干一件事,治住沙子”。石光银的家乡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从小饱受风沙之苦,还因此搬过9次家。正是这些苦难经历,让年幼的石光银立下了“治住沙子”的宏愿。

靖边女人牛玉琴新婚第一天,沙子堵住了大门口,她一边挥舞着铲子刨沙,一边下定决心:“宁可累死,也不让这沙子欺负死。”

神木青年张应龙功成名就回到家乡,却被满目荒沙灼烫了心脏:“家乡几十年如一日,我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十分严重的地区,70%以上的土地都被广袤的沙漠所覆盖,林木覆盖率只有0.9%,历史上榆林城曾被迫三次南迁,群众生活苦不堪言。

这座以树命名的古城,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肩负起荒漠化治理的使命。

朱序弼放羊之余,熟悉了陕北各类植物的习性和价值。长大后,他从事荒漠植被研究开发60多年,开创中国民办植物园建设先河,一生收集、引进、培育、驯化了2055种林草花木,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65项奖励,许多科研成果在全国推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10亿元以上,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绿圣”。

牛玉琴在沙海边缘植树800多万棵、造林11万亩,她的丈夫倒在造林工地上,她强忍悲痛,将丈夫生前画下的造林版图扩大了近7倍。她说:“只要活着,就要种树。”

张应龙一头扎进荒漠,潜心研究治沙和沙漠植物开发。他凭借“不信沙漠开不出花”的信念,栽植40万亩长柄扁桃,在大漠开花生长,每年创造产值3亿元,带动5000个农户参与林木产业。

朱序弼、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他们是榆林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探索绿色发展的一个个缩影。70年来,榆林历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带领榆林市人民“南治土、北治沙”,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积极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等工程,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飞跃。

目前,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积、林木覆盖率分别由新中国成立初的60万亩和0.9%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和33%,沙区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黄土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13亿吨减少到2.9亿吨,形成了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构建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年扬尘天气由100多天减少到10天以下。2018年,全年榆林城区监测二级以上天数为272天,其中达到一级标准天数为20天,成为全省唯一PM2.5年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

在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评价榆林:“中国的防沙治沙是从榆林走出来的,榆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经验,正在引领着中国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

今年8月,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决定》,市县两级每年投入财政资金20亿元,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如今,毛乌素沙漠绿意盎然,黄土高原披上锦绣,榆树成林、松柏苍翠、枣挂硕果,“榆林绿”为国内国际生态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和样本,是榆林对人类世界最深情的告白。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陕西北部发现 多组恐龙足迹化石

据新华社电记者20日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了解到,科研人员日前在陕西省北部的靖边县发现多组恐龙足迹化石。这也是继在陕...

靖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