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党员志愿者的多角戏

榆林日报 2018-08-18 10:14 大字

耐心辅导孩子们 义务维修健身器材

文图/本报通讯员曹晔

8月14日,正值陕北地区秋夏交替时节。在靖边县南关社区养路段家属楼上,68岁的李万强吃过早餐,穿上外套出了门。当天上午又是社区每周例行的读书分享会,作为社区义务管理员,他总是习惯比别人早到几十分钟,做好准备工作。

作为南关社区的党员志愿者,李万强在附近小有名气。晨起,他是带领大家晨练的老师;午间,他是修理健身器材的维修员;傍晚,他是指导居民读书、排练节目的指挥。而且多年几乎从无间断。

正如老邻居们所说,生活就是一场华丽的舞台剧,李万强在退休后将这场舞台剧演绎得生动暖人,彰显出新时代党员志愿者的卓越风采。

义务管护健身器材

也许是多年来严谨的教学生涯使然,又或许是儿孙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年近古稀的李万强跟老伴退休后的生活仍然井然有序,每天去社区广场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他所在的南关社区地处靖边老城区,辖区有一万多人。社区内的文化广场虽然场地不大,但每天锻炼的居民也有四五百人。来的次数多了,他发现广场体育器材使用频繁,却没有专人保养维修。有的健身器材刚刚安装好,就出现破损、螺丝松动、零件失灵的现象。一想到来此锻炼的大部分都是老人或小孩,李万强再也不能无视了。他一边联系社区叫来专业人员养护,一边自己出钱买来钻机、螺丝、小零件,当起了义务修理工。在他的照看下,器材再没有出现破损,也没有出过一起伤人事故。

如今,每隔一个月,他都会抽出时间紧一紧螺丝、换一换小零件,发现有大问题赶紧联系专业人员。小小的南关文化广场,因为有了李万强的守护,成了周围居民真正的休闲娱乐之地。

主动承担管理职责

2014年10月,靖边南关社区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刚开放时,有些居民不注意个人习惯,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吸烟等,活动中心卫生状况十分糟糕。

“我就想,社区给老年人提供了大好的活动空间,可环境这么糟糕该怎么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理应主动承担管理职责。”于是,李万强主动请命,当起了活动中心的义务管理员。每天开门锁门、打扫卫生、维护秩序,还要检查棋牌、图书等各类设施损耗情况等,一系列琐事都成了李万强的日常工作,活动中心渐渐变得有条不紊。

“活动中心每天中午11点开门,但关门时间却不固定。一盘棋下着下着就到6点以后了,李老师经常因此错过晚饭,可他从无抱怨。”社区工作人员牛小波满是感慨。

免费教孩子们学书法

因为擅长书法绘画,李万强还利用闲暇时间当起免费的书法启蒙老师。每逢节假日,不少爱好书法的孩子都会聚到社区学习书法。

“写字就像做人一样,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孩子们在学习书法的同时也从他那里学会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起初,他只是教教孩子们,后来越来越多的大人也加入了学习,他索性又开了一个成人书法班。

退休后的李万强,再次变得桃李满园。被人需要,这种感觉让他自豪。

指导社区文化活动

2017年春节,李万强负责编排和参演的节目《老两口学两学》上了榆林春晚,这个接地气的节目受到了一致好评。

在南关社区义务服务期间,酷爱读书的李万强经常组织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多才多艺的他还通过编排快板、两句半、说书等节目,将文化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受到他的感染,以前无人问津的社区公益现在大家抢着来做,小小社区因为公益的力量不断注入,渐渐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孩子们和老伴都十分支持我,其实我做好事也不图什么,就是觉得开心,想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在李万强的心里,奉献带给他很多快乐。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感天动地,平凡之处却处处闪耀着一个优秀党员志愿者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2016年,李万强被张家畔街道办事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又被张家畔街道办事处评为优秀志愿者,2018年,他被评为靖边“新乡贤”。

新闻推荐

今天21时31分立秋 “贴秋膘”前先调理好脾胃 可多食用莲藕、薏苡仁、红小豆等

市民全副武装出行本报记者代泽均摄“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8月7日21时31分迎来立秋节气,“贴秋膘”前把脾胃调...

靖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