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靖边: 紧扣 “十个提升” 全面提速超越

各界导报 2017-05-12 06:10 大字

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

在建的太中银铁路

 □ 记者 许鹏 通讯员 曹晔

当下正值靖边县南部生态屏障保护区春光万里极致美景之时,山坡上新栽的樟子松映衬着粉色的杏花十分惊艳,连春风都在水光潋滟的芦靖湖面上摇曳生姿。

这是靖边县正在进行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现场。未来三年,靖边将以县城为绿化中心,以距离县城20至30公里的镇、村、景点为绿化点,以主要道路和河流为绿化线,全面启动城南、城东、城北生态屏障工程建设,逐步实施城乡一体绿化工程,力争到2020年底植被覆盖率达到40%。

在百舸争流的追赶超越氛围中,靖边县紧扣“追赶府谷、力争超越"这一既定目标,牢牢认准“两区两地一中心"的实践路径,对33项单项指标层层细化分解,将追超目标重点锁定在工业、农业等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元素上,力求通过对工业、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十项工作进行精准提升,实现大步超越。

其中,工业提升以建成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为目标。即做大做强油气优势产业,有序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延伸油气产业链,打造榆炼千万吨级炼化基地;按照油气煤盐综合利用、优势互补的原则,将靖边能化园区打造成投资过千亿元、产值过千亿元的千万吨级高端低碳能化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快推进红墩界煤电一体化、海则滩无人机试验试飞基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塑料盒装备业,力争到2020年末,将中小企业园建成省级示范园区,建成“西北绿色新型能源第一县"。

农业提升以全国知名的农产品输出区为目标。作为陕西省的农业大县之一,靖边将本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围绕北、中、南三大区域,扶持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壮大规模农业,着力打造科技、职业、市场、品牌、融合农业。同时不断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拓展农业现代化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业保障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省市级农业园区20个,引领县镇级园区80个以上;到2020年底,全面建成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和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文化和旅游业提升以打造陕北文化旅游胜地为目标。作为革命老区,靖边将主动融入“西安—延安—榆林—鄂尔多斯"黄金旅游线路和周边文化旅游格局,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旅游开发新模式,打造以统万城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以小河会议旧址、青阳岔革命旧址和天赐湾毛主席旧居等为主的红色旅游,以龙洲丹霞地貌为主的自然景观旅游,以王渠则西涧丹林为主的乡村旅游;继续改造提高和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以创建陕北文化生态靖边保护实验区为契机,做好陕北靖边信天游、陕北靖边大秧歌、陕北靖边说书、陕北靖边唢呐、陕北靖边剪纸、靖边跑驴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大力推动文化艺术创作,支持和发挥民间组织对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建设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物流业提升以建设西北商贸物流集散地为目标。未来五年,靖边县将加快传统商业改造和现代商业建设步伐,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打造较为完善的产销、物流链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政策体系,发展专业市场物流和工业区物流,力争“十三五"末把靖边建设成为辐射陕、甘、宁、蒙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集散地和商贸物流中心。

城市建设提升以建设榆林的副中心城市和陕北第三大区域性城市为目标。遵循“东进西扩、南联北拓、中心提升"的空间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撤县设市步伐,稳步推进靖边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健康城市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30万,城镇化率提高到65%。同时加快打造区域性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旅游特色名镇,对南部山区空心村开展整治合并,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土地集约高效的新型农村社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力争到2020年实现30%的农村社区化,居住人口占农村人口的35%。到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此外,靖边还同时锁定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革以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等其他五个目标,力求于细致处着眼,通过精准提升实现精准超越。

新闻推荐

农家院凉棚下的中央扩大会议 ——小河会议旧址寻访

毛主席在靖边小河的旧居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村落,住着不到20户人家,但这里群山环绕,山头植被繁茂,沟内两条小溪在村边交汇后,缓缓向东流去,环境十分幽雅。1947年7月21日至23日,就是在这个小村落...

靖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