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信合:改革助推发展路服务“三农”放光彩
弹指一挥间,十年谱华章。榆林信合深化改革的十年让时间见证了榆林信合人奋斗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十年改革、十年历练,榆林信合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始终伴随着地方经济的起伏腾飞笃行不倦;十年发展,十年跨越,榆林信合深耕细作、厚积薄发,实现全辖农信社向农商行成功蝶变的华丽转身。
惟其艰难 更显勇毅
2004年,改制前夕的榆林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几经更迭、百废待兴。管理基础薄弱,人员参差不齐,服务迟缓落后,经营每况愈下。各项存款余额3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9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5%。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深化改革更是难上加难。产权不明、机制不活,全市12个县区的乡镇一级农村信用社均为独立法人,各自为政、乱象丛生。这都成为横在榆林信合前进道路上的壁垒和鸿沟。
改革惟其艰难,才是更显勇毅。2004年10月,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榆林办事处宣告成立,行使对全市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甫一成立,榆林办事处紧锣密鼓地依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对各县区农村信用社分类、分步实施产权制度改革。
2005年,辖内除府谷外11个县的农村信用社完成了县级统一法人社的改制。2005年8月,神木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成为西北首家农村合作银行。2010年1月,神木农村合作银行又改制为全省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随后榆阳和定边等八家联社(合作银行)相继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吴堡、清涧和佳县三家农村商业银行业已召开创立大会,即将于2014年底挂牌开业。榆林信合的股份制改造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最前列。
改革的成果令人振奋,发展的速度节节攀升。十年里走出一条改革发展与“支农”相得益彰的道路,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截至2014年8月末,榆林信合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12亿元,占到全市存款市场份额的近三分之一。各项贷款余额491亿元,是2004年改革之初的17倍。十年来,累计上缴各项税金42亿元,社会贡献度持续提高。
改制不改姓 转型不转向
榆林信合在改革转型稳步前进中思考的,正是面对“三农”客户占比90%以上的市场构成,秉持“服务三农”的立行宗旨,改制不改姓,转型不转向。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勇挑支农重任,担当历史使命,把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作为业务发展的着力点。十年来,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497亿元,余额和增量连续十年位居全市第一位。
榆阳农商行推行“阳光速贷”业务,给南沙村累计投放贷款1200余万元,支持该村建成蔬菜大棚290多个,年创益约1700万元,提升人均收入约8000元,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支持麻生圐圙村发展养猪产业,对该村370户农户累计发放6400万元贷款,该村先后获得“全省养猪大村”和“省级一村一品养猪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定边农商行累计发放3.34亿元贷款支持白泥井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助民大棚蔬菜合作社,建成近百亩温室,建造5万亩的优质马铃薯创高基地,3万亩的丰产辣椒基地,2万亩的特色西瓜基地等,如今的白泥井镇已成为享誉全国的蔬菜之乡。横山农商行针对种养殖业在全县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加大投放力度,优化贷款结构,促进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发展了一批以大明绿豆、双城羊肉、云梁西瓜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并建成李界沟村千亩无公害日光温棚基地、响水驼燕沟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园等一系列大中型农产品种植园区。
面对如此春华秋实的累累硕果,榆林信合人怎么能不感受到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荣耀。
激流勇进 铿锵前行
十年沧桑岁月,十年栉风沐雨。2012年以来,面对榆林能源市场遭受重创,整个实体经济资金紧缺,经济下行压力极大,区域信誉环境风声鹤唳的状况。榆林信合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勇做激流中的坚强支撑点。积极扶持小微企业自我造血,输血培育现代农业产业。
靖边农商行成立授信业务营销管理中心,累计向靖边县富海养殖有限公司和培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县域涉农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3600万元,极大地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窘迫困境。米脂农商行支持地方农业特产深加工,相继给王成商贸有限公司等5家小杂粮加工产业,累计发放贷款4000余万元。清涧农商行主打“清涧红枣”和“清涧石板”地方品牌产业,向枣生堂食品有限公司和清涧石板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等56家企业,投入信贷资金5250万元。
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部分企业在各行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度过严寒,茁壮地成长为当地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在近年纷繁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榆林信合甘做地方金融资金“蓄水池”,勇当金融支农主力军,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6个,贷款余额910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35个,贷款余额6290万元;家庭农场450户,贷款余额3350万元;种养殖大户808户,贷款余额1.77亿元。支持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79亿元,其中涉农企业583户,贷款余额74亿元,仅今年累计就发放2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有力地提振了群众的发展信心,促进区域经济回暖前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榆林信合十年来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城市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市场定位,已然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而今,将更加坚定地稳步走下去。
新闻推荐
图为该县海则畔移民区3000亩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基地,一台农机具正在喷洒作业刘河摄本报讯(通讯员刘河)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评审会上,靖边县申报的“靖边土豆”成功通过专...
靖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