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插在沙梁上的党旗 ——记靖边县95岁的党员郭成旺
谁把沙漠变绿洲?是他,一个植树35年、造林6万亩,一个毕生追求理想,90岁才加入共产党的传奇老人。他就是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95岁的党员郭成旺。6月27日,记者来到靖边县东坑镇,在去往毛团村的道路两边各种农作物郁郁葱葱,绿色的波浪映入眼帘。进村后路边一座简朴的院子,便是党员郭成旺的家。揭开门帘初见95岁的郭老,一身灰色中山装,头戴白色小布帽。
郭成旺所在的毛团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他说自己小时候这里干旱频发,农田常被狂沙吞没,生活困难,环境恶劣。“其实起初选择在沙地育树的理由是当时农村没有柴火烧,村集体的地很珍贵,不舍得拿来种树,就去沙窝里栽的。后来村里人要砍柴我不拦,我种树最初就是为了大家有柴烧。但是也不能白砍,用了柴就要给我栽棵树。每年都栽树,林子越来越大。”1984年,县里开始实施荒山承包,听到消息,他把两个儿子叫到一起,承包了离家15公里外的一处荒沙地,签下了绿化4.5万亩的治沙合同,从此便开始了治沙生涯。为了治沙,他和老伴搬进了沙窝,在柳把庵里一住就是四五年。当时没路不能进车,全家人拉的拉,背的背,硬是把一株株苗木、一捆捆柴草运进去,栽起来。每年春季,风沙太大,经常将刚种的树连根拔起,他不厌其烦地带领家人重新补种。直到1989年,才修建了4间房屋,并且打出一口19米深的水井,把全家搬进沙区。
郭成旺指着那口井感慨着:“当时挖这个井子,挖出了好多沙,我就在沙堆里栽了第一棵杨树,没想却活了。”通过在沙地中反复栽植,郭成旺逐渐摸索到一些经验,而一些树苗的成活,也让他看到新希望。
就这样,在历经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尝试之后,郭成旺一家人终于用心血和汗水,将这片毛乌素沙漠浇灌成一片绿洲。目前总造林已经有6万亩,使当地林草覆盖率达到89%以上。
东坑镇干部樊世玉说这6万亩林地有效保护了周围农田,东坑镇之所以是榆林现代农业示范园,与他们的付出息息相关。
郭成旺说,要想树成活,必须要有人看护,如今,他把看护林地的重任交给孙子郭建军了,希望孙子继续传承自己的绿色梦想。
本报记者韩晓妮
靖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