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打开过去的记忆 ——走近靖边农耕民俗文化
本报记者 鲁明志 通讯员 曹晔
推开靖边县农耕民俗博物馆的木门,室外的光线立刻铺满了这个不足90平方米的老旧房间,几排整齐的老式木桌上,2000多件上世纪的生产生活用品安静地散发着亘古的气息,就像主人刚刚还在,又像历史被全部缩影。一切似乎仍在继续,一切却已变成永恒。
一个人,一座城,一段历史
老旧的房屋,老式的木桌,老式的物品,这是靖边县农耕民俗博物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房间外面是生生不息的现代文明,房间里面却俨然一座承载着历史气息的“民俗文化城堡”。这项细心而宏大的工程,是一个50多岁的普通人由一己之力打造而成。从2011年至2014年,靖边人刘名山花费了大半辈子积攒下来的20多万元积蓄,一个人踏遍陕、宁、蒙3省区的40多个村庄,购买收集了14类2000多件农耕民俗物品,并把它们搬运回家,认真陈列,只为了让后人感受那经久不息的农耕文化。在这其中,有封建社会时期女性受束缚虐待的“三寸金莲”小脚鞋,有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大集体时代的广播喇叭、捻线砣、麻油灯,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陕北放羊人穿过的老羊皮袄和草鞋,甚至还有散发着浓浓旧时年味的灯笼……
源远流长的农耕民俗文化席卷了一个世纪人们的青春年华,然而历史渐远,斗转星移,许多曾经在那个年代贵如珍宝的衣物器皿终究被沉淀在时间的角落,渐渐失传。
一句话,一个梦,一生坚持
“人在每个年龄段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我的梦想就是办一个民俗文化博物馆,让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精神永远发光,让农耕民俗文化代代传承。”刘名山这样说。
他做过10多年的新闻摄影记者,有很多机会在农村采访。他发现好多农户把一些生产生活工具丢弃,觉得十分可惜。虽然农村的生活日益进步,但这些平常物品承载了一个时代农民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梦想。与其丢了,不如收集起来给孩子们看。
收集的过程挑战不断:有的老乡漫天要价、有的老乡拒不转卖、有的物品价格离谱,最主要的是收回来没地方放。2015年,他在住处附近租到了3间旧房屋,为了避免震颤破损,他自己用架子车搬运了三天,两公里的路跑了200多次。为了保留原始气息,所有的后期修补他都独立完成。
邻里们都笑他傻。孩子们一致认为他的东西不仅没有收藏价值,而且白白浪费时间财力。外孙给爷爷起了个外号叫破烂王。但他并不气馁。
“我想让孩子们知道,虽然过去的生活十分艰苦,但我们的先辈依然乐观地生活着,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无价的财富。我们应该万分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并树立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
他的民俗博物馆是免费向青少年学生及全社会开放的,他希望孩子们能在参观中接受教育,不忘过去,勇于开拓。目前,该馆已获准成为靖边县青少年品德教育基地。成立至今已陆续接待来自各个学校的中小学生10余次,外地游客500余人。
如果你们忘了我
在民俗博物馆的墙上写着这样的话:如果你忘记了那个年代,没关系,请你偶尔停住脚步,来这里听听历史的讲述。如果你从未记得那个年代,没关系,请你一定深深相信,在那样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我们的父辈以及我们父辈的父辈,不畏艰苦,排除万难,将农耕精神打磨成了永恒。
是的,那时候人们虽然都不富裕,但并没有对困难和贫穷屈服,反而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努力地去创造美好的未来,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闪光的民俗代代传承,不畏艰苦、勇于奋斗的品质将随着这个不断进步的人类社会日臻完善,无与媲美。
在线链接:刘名山,男,靖边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无定河》执行主编。在10多年的新闻工作中,先后有10000余张新闻摄影纪实和艺术照片在各类媒体发表,主编并出版了《靖边新农村》、《靖边年鉴》、《文明靖边》、《紫靖城印象》、《靖边中医院院志》、《碧水蓝天看靖边》等书、画册,为靖边经济社会的发展留存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
新闻推荐
“党旗照着我心里就亮堂” ——靖边县毛团村95岁党员郭成旺的治沙故事
本报通讯员樊悦王志诚“我和共产党一起出生,一起长大,我们血脉相连。”说起自己的年龄,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95岁的党员郭成旺自豪地说。6月25日,朝阳初升,晨露欲滴。郭成旺和我们走在林间的小路上,空气...
靖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