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电影《小棉袄》在榆林首映做瘫痪妈妈的拐杖,做失明爸爸的眼睛,电影以靖边中学高二学生段红艳的真实事迹改编
11月30日,主演高艺嘉与段红艳(右)同台演唱电影主题曲《永远忘不掉》通讯员 常世娜 摄
华商报讯(记者 张云飞)“妈妈,你怎么到这儿来了?”“红艳,我渴死了,我喝水够不着啊,渴!”这是公益电影《小棉袄》一小段花絮。11月30日,孝亲敬老公益电影《小棉袄》首映新闻发布会暨全国首映礼在榆林人民大厦举行。
人物故事>>
从6岁起扛起家庭重担
电影《小棉袄》,讲述了在陕北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里,段红艳受到接二连三的家庭变故,母亲患病瘫痪,父亲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她从小就做起了爸爸的眼睛,妈妈的拐杖,用行动诠释女儿是爸妈的小棉袄。
其实电影里主人公的原型是靖边中学高二学生段红艳。1997年农历腊月初二,段红艳出生于靖边县镇靖镇枣刺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段红艳的母亲郭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无法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而延误治疗,瘫痪在床。然而祸不单行,段红艳3岁那年,父亲段云强突发视网膜脱落症,因无钱医治双目失明。特殊的家庭状况让段红艳不得不早早地承担生活的重担。
段红艳从6岁开始,就用她瘦小的身躯扛起了照顾父母的重担,帮助料理家里的一切。面对家庭的不幸,她克服了重重困难,逐步学会了拾柴、洗衣、做饭。生活的苦难,磨练了她坚强的毅力。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学习,她总是早早地进入教室,一丝不苟地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她总是勤俭节约,从不与人比吃穿,朴朴素素,文具总是一成不变,本子总是写了正面写背面。
初中老师>>
她的自强精神值得学习
12月2日,段红艳初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赵世宽介绍,由于家庭情况特殊,段红艳在学习上非常吃苦,成绩也很优秀。“刚来我们学校时,她的性格有点内向,不过后来和同学们很合得来。”赵世宽说,在生活上,她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每学期的杂费学校都给予了减免。段红艳的自强精神值得其他同学学习。
据了解,2009年,段红艳被靖边县委、县政府授予“靖边县首届道德模范”称号,2010年,被榆林市文明办授予全市“孝老爱亲模范”称号,2011年,先后被评为榆林市“十大孝子”、全国“十佳美德少年”。这许多荣誉的背后,是段红艳令人钦佩的自强精神。
段红艳>>
“我就是普通农民的孩子”
电影《小棉袄》中,主演高艺嘉真诚的情感和精湛的演技将段红艳孝敬父母、独立自强、勤俭节约,面对困境果敢接受、积极乐观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情节,处处透露着人性的真善美,让参加首映仪式的人不禁潸然泪下。
观影后,高艺嘉与段红艳同台共唱了影片主题曲《永远忘不掉》。影视和现实相结合,悠扬的歌声使得现场气氛高涨,掌声阵阵。“我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如果我的事迹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我会将这份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段红艳说,她会照顾好爸妈,好好学习,回馈社会的关爱。
杜寿平>>
她是全市人民的“小棉袄”
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寿平在首映仪式上讲话。他指出,孝亲敬老公益电影《小棉袄》集艺术和教育于一身,集叙述和明理于大成,是一部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段红艳同学是广大青少年心中的“梦娃”,是全市人民的“小棉袄”,更是全国广大未成年人学习的榜样。
在当前全国各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各界普遍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背景下,公益电影《小棉袄》响应“弘扬主旋律、歌唱新生活、传播正能量、携手下基层”的行动理念,更好地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向青少年传达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张云飞)1月7日,华商报记者从榆林市文明办获悉,榆林市助人为乐好人高利兵、诚实守信好人姬春梅候选1月“中国好人榜”。高利兵系神东矿业服务公司哈拉沟水暖服务部一名普通员工,...
靖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