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绒山羊:“软黄金” 大收益

榆林日报 2010-09-30 13:04 大字

榆林市绒山羊产业既保生态又赚钱

山羊绒年产量达1087.8吨,其中白色绒占97%;森林覆盖率达30.7%,草地植被覆盖度达56%

本报记者魏丽娟实习生刘娜报道“以前我养30只白绒山羊,草场一年不如一年,羊也越养越瘦,只能赚近万元;如今我养了100多只白绒山羊,不仅草场环境恢复变好不说,一年还能收入10万多元,这都是舍饲养羊带来的好处。”9月17日,榆林市靖边县黄蒿界乡五合村农民李树占一边喂养圈养的山羊,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李树占家的变化是榆林市实施舍饲养羊10年来的一个缩影。榆林市通过转变饲养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找到一条生态恢复、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多赢之路。

榆林养羊的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在山羊绒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农民发展绒山羊的热情高涨,绒山羊养殖逐渐成为当地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当时养羊以放牧为主,黄土高原本身植被覆盖比较少,羊只夏饱、秋肥、冬春瘦的体况十分明显,农民养羊勉强糊口。而同时过度放牧更使已经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出现了满地黄沙草不生的局面。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榆林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全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2001年市政府发布《关于封山绿化、舍饲养畜的规定》,要求从2002年起全市范围实行封山绿化、舍饲养畜,2005年末全市基本实现了舍饲养羊。在绒山羊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植被也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7%,草地植被覆盖度达56%,陕北黄土高原主色调由“黄”变“绿”。

为保障饲草充足,近10多年来,榆林市每年坚持新增人工草地100万亩,目前累计保存面积达800多万亩,保障了全市800多万只羊子的饲草需求。而羊绒生产能力也显著提升,山羊绒年产量达到1087.8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88%,平均每只产绒330克,白色绒占到97%;羊绒年产量较1979年提高5.67倍,存栏羊平均单产提高2.4倍,羊绒色泽由紫绒转变为白色为主,白色率提高80%,农民大发“羊”财。

自2006年《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榆林为全国重点绒山羊优势生产区域以来,榆林市通过转变饲养方式、引进良种、开展改良试验等,着力打造陕宁蒙交界农牧交错区域现代特色畜牧业示范基地,从而实现了绒山羊养殖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新闻推荐

靖边县森林覆盖率十年增加14%

本报通讯员段林赵峰报道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靖边把“生态立县”战略作为五大战略之首,以建设“生态名县”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县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共计完成退耕还林...

靖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