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推进乡村旅游 实现榆林旅游大发展

榆林日报 2017-08-03 10:09 大字

市政协常委、市科技局副调研员 鱼克奎

推进乡村旅游应是榆林旅游发展的重点。榆林自然美景、文化遗迹和众多的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基地等共同描绘出榆林广袤乡村风景画卷,客观上为乡村旅游发展丰富了内容、提供了条件。如已有大美榆阳之杏花、红叶观光系列活动游等已形成旅游的常态化和品牌化,是榆林旅游业中的新兴产业,应作为重点来发展。

推进乡村旅游应是实现与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榆林特色传统农作物,在其生长、生产及加工的过程、环境中,再注入“现代”与“休闲”因素,就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传统+现代+旅游”的现代特色农业,与广阔田野山川共同构成了风景别样的田园风光,对大量的城市居民有着很大吸引力,共同催生了榆林乡村旅游。建议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和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榆林特色农业之路、扶贫之路,实现农业、扶贫与旅游共赢,如榆林市榆阳鱼河镇王兴庄村移民+产业+技术+市场、佳县赤牛坬、靖边闫寨子等村就是成功典范。

推进乡村旅游要重点发展特色小(乡)镇。榆林文化多样,农林牧工矿各类产业鲜明,不少乡镇村闻名久远、产业独特,我们要抓住国家培育特色小镇的历史机遇,做好榆林市真正具有鲜明特色小镇的旅游发展。

推进乡村旅游需要全社会共同合力。要由市旅发委牵头搞好全市乡村旅游规划,统筹、指导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培育有优势特色的乡村景点,打造出至少是区域内的知名乡村旅游景点。要实行先期政府引领与后期市场化运作并重,完善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好政策,鼓励吸引各类社会资本进入乡村旅游行业。要逐步探索乡村旅游发展路子、不断总结完善机制、体制,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加大对榆林市乡村旅游的宣传和知名度提升,最终引起全社会共鸣、共同掀起榆林乡村旅游发展浪潮。

新闻推荐

曾经,劳务输出和红枣种植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今,凭着一部黄土高原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走上了依靠文化旅游产业致富的路子,让我们走进佳县坑镇赤牛坬村

《高高山上一头牛》中纺线线场景被表演吸引的游客文图/本报记者刘予涵“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赤牛坬扭秧歌,人人有一手”。提起榆林的乡村旅游,知名度最高的就有佳县坑镇赤牛坬村。来到赤牛坬,有两...

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