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干净优美的出行道路、独具特色的休闲公园……如今,徜徉在佳县的大街小巷,行走于山间村镇,举目满眼绿,移步皆是景,让人心旷神怡。佳县——全力打造宜居幸福城

榆林日报 2017-05-24 07:21 大字

本报记者 张三林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去年,佳县被成功授牌省级卫生县城,佳芦镇(现佳州街道办事处)被确定为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赤牛坬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的美丽宜居示范村,泥河沟等3村、木头峪等5村分别被确定为市、县级重点建设的美丽宜居示范村……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捷报,真实记录着佳县城乡的发展变化。

1、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今年,佳县按照“围绕旅游建城镇,建好城镇促旅游,发展旅游带经济”思路,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发展,紧扣自然、历史、现代城市三空间布局,完善县城总规、控规和建制镇、重点村总规,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编制大数据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走产城景一体化发展路子。同时,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传承传统文化、保护绿水青山有机统一起来,持续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路边、水边、景区周边洁化、绿化、美化“三边三化”环境整治,抓好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五改”工程,实施环境连片整治20村,建成清洁乡村91个,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9个。在此基础上,实施城区环坡绿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年内建成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县城。

2、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

生态文明作为宜居城市的一个内涵,在宜居城乡环境中尤为重要。今年,佳县将加强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守住生态底线,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任务、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顿以及佳州街道办和木头峪镇省级环境综合整治,启动方塌镇和通镇省级环境综合整治、刘国具镇国家级生态示范镇建设,实施通道和荒山绿化、退耕还林与天保二期工程,抓好榆佳神佳高速、沿黄公路两侧及工业园区周边绿化,全年植树造林2万亩,建成市级生态镇1个、市级生态村5个,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40%。同时,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覆盖县、镇、村的“河长制”组织体系。

另外,佳县还开展40个行政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划编制和保护区划分工作,实施河流沿岸镇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启动佳芦河、黄河城防段综合治理、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推进环保第三方治理,完成县城燃煤锅炉和餐饮炉灶天然气化改造,全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削减4.7%、4.6%、2%、3.3%,县城大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0天以上,让群众乐享更多“宜居红利”。

新闻推荐

平凉: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步前行

平凉: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步前行本报记者惠程华平凉,一座把绿色写在黄土高原上的生态文明城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平凉市不断刷新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的新纪录——到去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了51...

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