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追寻民乐“梦”
老人的小“工作室”。
爷孙俩在院子里自娱自乐。
午后闲暇,老人自弹自唱三弦琴。
制作中,老人讲究精益求精,每个细节都做到位。
老人展示他近期制作的作品。
本报记者 包鑫 实习生 樊帅 摄影报道
走到离胡延龄家不远的地方,记者便听到欢快的乐器演奏声,追随着欢快的音调记者来到胡延龄家里,这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小院,胡延龄正坐在院子中间高兴地拉奏着二胡曲子。他满头银发,在拉奏时脸上洋溢着自信、快乐的表情,这是他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胡延龄老人是渭城区窑店镇毛王村村民,69岁的他除了每天干一些农活、家务,其余时间都会把时间精力投入到他的这些宝贝乐器上。当记者问到因为什么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时,他告诉记者:“父亲就是一个格外喜欢音乐的人,他会敲鼓、弹三弦琴、拉板胡等许多民族乐器,有一次父亲给别人指导三弦琴弹奏时,我独自在一旁偷偷地学习,刚开始父亲并不支持我练习乐器,我都是利用空闲时间偷偷地练习,慢慢地便对民族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小学4年级时便已经能够熟练地弹奏三弦琴,并且参加过许多年级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
初中后,因家庭贫困,胡延龄被迫辍学,没有学上的他白天都会帮助家里干些农活,而在傍晚时,只剩下这些乐器陪伴着他,时常独自一人弹奏到半夜,深深地陶醉在这音乐带来的美好中,就这样无师自通的他学会了二胡、板胡、三弦琴、笛子、洋琴等等许多民族乐器。久而久之,村子里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慢慢地他便开始出席乡镇县市组织的文化活动。现在他能够独自制作琵琶、二胡、板胡、洋琴、古筝等多种民族乐器。在制作过程中从选材、设计款式、调试音调他都精益求精,力求每一件出自自己手中的乐器都能做到完美。他制作乐器并没有利益驱使,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爱好,因此他从来不赶工期,总是闲了就做一点。他告诉记者:“我性格耿直、孤僻,不喜欢吵杂,总喜欢静静地独自钻研自己喜欢的东西,在民族乐器这个世界里感受别人体会不到快乐。”
老有所依,老有所乐。69岁的胡延龄除了儿孙满堂外,还有这些家珍陪伴着他,一边是儿孙带来的喜悦,一边是爱好带来的满足。一个淳朴的农村人,一段长久的音乐情,祝愿这份音乐情能更加长久,愿这些民族乐器能更好地被传承。(C)⑤
新闻推荐
11月6日,在第二十一届农高会农业机械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型农用机械竞相亮相,受到客商和与会者的青睐。本报记者安涛徐秦生摄本报记者乔佳妮“我们参会是想寻求合作商。我们的红枣酒生产...
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