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带头人 ——记佳县通镇李厚村党支部书记李佩治
佳县通镇李厚村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由一个“烂杆”村变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级党建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800元增加到现在的8580元。村民们感慨地说:这多亏我们有一个好支书李佩治……
李厚村以前路不平、灯不明、水不通,人心焕散,可谓是村干部想起发愁,乡干部提起摇头。1979年,李佩治高考落榜后,一头扎在山大沟深的农村,把所有的希望播撒在泥土里,可是一年下来生活过得捉襟见肘。看到村里有人外出打工,他就跟着外出干活。看到人家养一头母猪,一年能赚不少钱,于是,他学习掌握了养猪技巧和方法,回家后建简易圈舍,开始从事养殖业。1984年底,他筹措5万元资金,开始养殖能繁母猪。经过半年多的苦心经营,第一批猪仔出栏了,淘到了养猪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将规模扩大到20余头,建起两栋标准化猪舍,盖起全村第一栋砖瓦房,成了人们羡慕的富裕户。
1994年,在李厚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时,李佩治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走马上任后,李佩治在村干部中开展作风整顿,同时动员村干部带头发展能繁母猪养殖。这两件事切中了全村发展的“要害”,使村干部工作、经济发展逐步正规。之后,他和班子成员做群众思想工作发展养猪业,可乡亲们有的想干又不敢干,有的想干没能力。李佩治不厌其烦地动员群众,并选择6户村民为重点扶持对象,给予资金上的帮助。可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生猪市场疲软,价格大幅度下降,每头猪赔了几十元,这可愁坏了养猪户。李佩治只身一人4次到东北找销路,某养殖公司经理当即计划收购200头仔猪,并帮助他与东北4家公司签了长期的购销合同,一下子救活了全村的养殖业。目前,全村有130户饲养能繁母猪2000余头,建设标准化圈舍200余间,仅此一项人均增收4000元。
李佩治引导枣农推广红枣优良品种300亩,改造低产枣园400亩,建成有机红枣基地800亩,年产红枣60万公斤,产值120万元,人均增收600元。2007年,李佩治组建以白绒山羊为主的养羊合作社,建设标准化圈舍15间,占地4000平方米,吸纳会员20户,养羊1000只,年可增收30万元,人均300元。李佩治还创办源和昌股份有限公司,从事修路、建桥工程建设,安排15名村民长期就业,年增收75万元。
近年来,李厚村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动员村民投资800余万元,自己垫付6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通村水泥路4.4公里,拓宽改造生产道路30余公里,实施全村农电网改选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开通有线电话、有线电视和网络宽带,同时加固淤地坝3座,新增高标准农田120亩,建成“三位一体”沼气池136座,建起太阳灶84处,安装太阳能热水器84个,统一改造农户的围墙、大门、雨檐、厕所等,发展起庭院经济。
文/本报记者白永林
新闻推荐
文化新闻本报记者马媛媛报道9月2日,记者从市文联了解到,近日,榆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榆阳、府谷等十县区设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批复》(榆编办[2010]62号),同意榆阳、府谷、定边、横...
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