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凉到宜居 榆林城建跑出“加速度”

三秦都市报 2020-12-17 01:04 大字

高新区新建的滨河公园北段

见缝插绿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榆林

2019年11月,在河南信阳召开的2019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榆林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20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困扰了一代又一代榆林人民的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多年来,榆林坚持整体防沙治沙、城市生态修复“齐步走”,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镇生态体系建设。

榆林市住建系统围绕建设最具影响力城市目标,积极推进城市“双修”,全面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构建市域健康、安全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榆林,为生态文明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树立典型样板,是打造新时期榆林防沙治沙名片。”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这样说。

“30多年前,榆林只有个老城区,东、西沙片区还有着大片的荒沙梁子,高新区更是连影子都没有,榆林城就真是个破旧城墙围起来的城。如今,城市变大了,也更美了,走到高新区都不认路了。”对于榆林城区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住南郊、今年65岁的“老榆林”李永红颇有感触,“那个时候是真的想都不敢想现在会变得这么好,完全就是大城市的样子。”

从“荒凉”到“宜居”,一届又一届榆林的领导班子带领着榆林人民大刀阔斧,走出了属于榆林的城建“加速度”。

近年来,榆林市依据“多规合一”“一张图”划定的中心城区开发边界,按照“东限、西拓、南控、北禁、中优”的空间发展战略,协调好“一城四区”关系,编制好第五版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中心城区“一张图工程”。推进“六河治理”,加快五大公园和外围公园绿地建设,构建城市绿色屏障。围绕创建国家宜居城市,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管理两大“短板”,推进市政道路、公共交通、供水供热、智慧城市等21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横山区融入中心城区,实现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力打造“山水融城、绿脉绕城、城园结合、古今一体”的塞上生态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以绿化系统来看,榆林城其实就像一只展翅的凤凰,三岔湾湿地就是凤凰的头,两座山上的公园是翅膀,榆溪河、芹河、沙河、榆阳河四条河是骨骼,尾巴是红石峡沙生植物园、百万亩樟子松基地。”榆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宋巍如是说,“我们严格遵从‘山水林田草’这一生态五线,结合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依山依水分段分批实行城市生态治理,力求达到城市各方面均衡发展。”

基于此,榆林将生态园林建设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打造了层次分明的城市园林体系,按照建设“大水、大绿、大景观、大生态、大文化”园林格局的总体目标,依托河道水系、山川地貌等自然资源,从2017年起,开展主城区百万亩生态圈及环城防护林带建设,对荒山荒地荒沙、撂荒地、不宜耕作土地、闲置土地进行造林绿化,对低效林地进行提升改造。先后对30多条新建道路进行绿化,建成了东沙季鸾公园,榆溪河生态长廊,沙地公园,运动公园、32处社区公园,启动红石峡沙生植物园、东城墙外生态保护修复等公园。建成了世纪广场等8个广场,绿地面积达2766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44%、绿地率达到37.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2.58平方米。实现了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城区各大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游客观光旅游的大窗口。现在,昔日区域内的裸露土地全面绿化,城市及周围处处绿树成荫,呈现出一派“塞上森林城”的美景。

而随着社区公园和各大公园的建设,曾一度困扰榆林市民的“停车难”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缓解。“我们在对生态长廊、各大公园规划时,进行了多口入园设计,几乎每个入口都建有停车位,有些公园,我们还修建了地下停车位,方便了市民随时进入公园和停车。”宋巍这样说。

“春天绿意盎然、夏日绚丽缤纷、秋季金色满园、冬季银装素裹,一年不同季节来到榆溪河畔,都会欣赏到不一样的美景。”晚饭后陪家人到榆溪滨河公园散步的市民李先生,看着满目秋景的榆溪滨河公园不禁赞叹道。

“城在青山绿水中,人在鸟语花香里”。如今在榆林,无论走在城市的哪个角落,市民都能就近享受到城市公园绿地带来的舒适和满满的幸福感。

住行有道建设利民惠民民生工程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陕西黄河流域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65%和76%,区位优势明显、生态功能突出、资源禀赋优越,是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近年来,陕西省正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全面落实呼包鄂榆城市群等发展规划,加大城镇建设等领域投入。

2020年4月1日,经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同意,《陕西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印发实施,明确了22项重点任务。力争全年完成营造林280万亩,完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面积2000平方公里。同时提出,将继续抓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出台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推进榆林、延安纳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规划范围。

作为陕西省经济体量第二的城市——榆林,境内沿黄区域共涉及府谷、神木等6个市县,25个镇,407公里,总面积5085.79平方公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目标实施下,榆林市正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大目标”“两个更大”要求,统筹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长城沿线城镇带建设,全力打造科创新城、榆林古城,做实“七个方面九件大事”和阶段性重大事项。

如果说园林景观绿化是城市的“形”,那么纵横交错的路桥网络就是城市的“血管”,也是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最直接的体现。

53岁的黑林是一名跑了近10年的出租车司机,几乎每天他都会驾车行驶在榆林城区的大街小巷。对于城市道路变化,有着深切感受。“刚开车那会儿,从南郊到高新区,跑的是长路,就那一两条路能到达,遇到上下班高峰期,特别容易堵。现在,南郊到高新区就是一座桥的距离,城里到哪儿都四通八达,从城南到城北打表最多也才二十几块钱。原来跑一趟的路程,现在可以跑两趟了。”

“城市发展、道路先行”。按照“三环一绕”和“十三横、十三纵”的路网规划格局,以打通“断头路”为重点,榆林市建成投用了榆林大道、环城北路、文化南路等一大批主、次干道和城市支线,道路总里程达549.83公里、1512.69万平方米,建成榆阳河大桥、环城北路跨榆溪河大桥、文化路沙河桥等桥梁40座,主、次道路路网密度达8.05km/km2,同时,形成了绕城高速通道,达到了中小城市国家标准。今年还将打通城区肤施南路北段、四级梁一路及连接线、建榆二路南段、文宫二路、白龙二路西延、小三路、芹涧西路连接线、致远路等“断头路”,彻底解决榆林城区道路“肠梗阻”问题。

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是每个家庭的梦想。对于困难家庭来说,保障房是他们实现“安居梦”的希望。多年来,榆林市积极探索实践,在通过多种渠道筹资,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同时,也逐步建立起相对健全的住房保障体系,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我们夫妻都是公益性岗位,每个月工资加起来不到6000元,家里老人都在农村,买房子是想都不敢想的,每年租房都是很大的一笔开支,有了小孩以后,日子过得更是紧紧巴巴,2014年我申请了公租房,小区里就有幼儿园,孩子念书也方便,房租也不高,就感觉突然轻松了很多,原来买房子是横在我们一大家人心上的大问题,如今大家都能缓一缓了。”家住榆林市榆阳区民生保障住房——金林小区的小冯对于目前居住的环境表示满意。

自2008年起,榆林全市范围内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51468套。其中:公租房63301万套,购置型保障性住房88167套。城镇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61515套。

与困难群众一样实现了“安居梦”的还有“出棚进楼”的榆林市民,棚改作为一项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榆林市积极落实货币化政策,最大可能性让利于民,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精准实施棚改项目,大力促进市民居住环境提升。2015年以来,先后开工了滨水西岸、崇文雅苑、驼城家园、榆阳河等1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已改造房屋10803套,完成投资80.9亿元。

新旧共建建设新时代榆林文化内涵

榆林古城具有600多年历史,是历史上重要的九边重镇。它是目前陕西省内规模仅次于西安的明代城池,也是长城沿线唯一保存完整的砖砌军事城垣和要塞。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榆林古城却成为榆林城区发展最缓慢的一部分,且因家户对房屋翻新再建,古城破坏严重。如何传承好榆林历史文脉,保护开发好古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成为榆林人民关注的一件大事。

2017年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将其古城保护开发作为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的重要抓手,启动了古城保护建设,完成了《榆林古城保护修建性详细规划》《榆林卫城城墙展示工程设计》。随即,在榆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实施下,对古城六楼及4处牌坊进行了保养维护,开工了东城墙全段抢险加固、大有当巷片区综合整治、3条古城特色示范巷改造、7处非文物四合院保护。建立了榆林古城综合信息系统,设立了榆林古城保护建设专家站。聘请高端设计院策划梅花楼片区景观公园、党校旧址片区(市区2处)、榆林县衙恢复、城隍庙景观片区等重点节点景区景观,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古城迎来了浴火重生的新篇章。

居住在大街万佛楼上巷的刘先生对此深有感触,“经过对古城的改造和保护,很多老的四合院保存了下来,街巷变得整齐干净,有了古色古香的味道,城墙的修复让古城焕然一新。这两年春节期间,老街成了榆林城最热闹的地方,也成为来榆林旅游的人必去的景点之一。”

“榆林古城保护建设工作势在必行,充分展示榆林古城600多年的历史及文化,必将再现塞上榆林大漠雄风,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内著名专家的精心策划下,榆林古城将以更加美丽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为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榆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雷亚成说道。

如果说古城是榆林的文化底蕴,那么“四馆两中心”的建设则彰显了榆林在新时代发展中的文化内涵。2018年,榆林市先后开工建设“四馆两中心”。目前,体育中心体育场主体及二次结构、车库结构完工,钢结构吊装完成95%;体育馆主体及二次结构、屋面钢桁架完工,正在混凝土屋面结构层施工;游泳馆主体结构、屋面钢桁架完工,砌体结构完成80%,预制看台安装完成95%。会展中心主体结构、钢结构加工完工,吊装完成90%,二次结构完成80%。三馆主体结构完工,室内二次结构和填充墙完成95%,外立面龙骨完成40%,屋面保温完成85%,室外主管网完成70%。东沙文体馆地下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地上清水砼饰面主体结构完成40%。

“四馆两中心”作为榆林市补齐城区公共文化建设短板,体现城市发展定位,完善城市文化功能而规划建设的城市地标性工程。它的建成投运将构建起一个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综合平台,成为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榆林城市魅力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金名片”。

节水节能建设一颗蓬勃跳动的“绿色”心脏

一座城市的品质保证,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在改革开放40年的城市管护过程中,榆林市以创建为载体,先后实施“碧水工程”“宁静工程”“节能减排工程”等八大工程,打造宜居美丽城市。同时,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从细从小改善城市面貌,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家园。

加强公用设施建设,城市公共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排水管网831.89公里、供水管网516.66公里、供气管网2573.16公里、供热管网530公里、污水处理厂2座、垃圾处理场2座、粪便处理厂1座。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榆溪河被称为榆林城区的“母亲河”,几年前不少榆林市民还在为榆溪河两旁的脏乱差现象苦恼。为切实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步伐,榆林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决定启动建设榆溪河生态长廊,为榆林市民“深呼吸”再添绿肺。同时大力改善城市水环境以及人居环境。完成了榆溪河、榆阳河、沙河、芹河四条河流59个污水直排口治理。2019年6月份,榆林市申报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榆溪河南延伸段、榆阳河、芹河、沙河综合治理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我们的目标是,以四条河为中轴,向城市延伸,不是水泥混凝土的延伸,而是绿色的、生态的延伸,公园与公园的串联,最终让榆林城区拥有一颗绿色的能够蓬勃跳动的心脏。”宋巍对此信心十足。

相较于榆林的市花——桃花,榆林的“桃花水”更为人熟知,有榆林人说,用“桃花水”做的豆腐才是好豆腐。

谈起“桃花水”,宋巍一脸惋惜,“现在的桃花水是稀罕物喽。”曾几何时,榆林沙漠化直接导致榆林的缺水,而缺水也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近些年,榆林城区的供水尽管已经稳定,但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宜居生态城市,榆林市于2014年4月,正式启动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

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并制定印发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任务》,明确创建指标,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夯实创建责任。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心城区2020年“两巩固五创建”工作推进会上,榆林市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落实责任,明确目标,确保按时间节点、按进度要求如期高质量完成创建各项任务。

在建章立制和完善节水管理制度方面,榆林市先后出台13个创建节水型城市法规规范性文件,通过建立和完善城市节水法规制度,为依法节水、依法管水、依法用水、依法治水,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此外,今年以来,榆林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推进榆溪河生态长廊二期(南段)、西沙七万吨水厂等一系列节水工程建设,为推进城市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榆林市一手抓节约用水,一手抓集约循环,多管齐下,完善节水基础管理。对非居民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备案登记,实时监控,对市区730个单位下达了用水计划指标,非居民计划用水率90.1%。推行项目建设节水“三同时”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配套节水设施,节水器具使用率100%;关停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井69眼,自备水计划用水率达100%,自备井关停率95.83%;推行“水表出户、一户一表”改造,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对非居民用水逐步推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对特种行业用水实行计量收费,收费率100%。此外,依靠供水价格杠杆节水,建立了水价形成机制、水价体系和成本公开制度,确保水价改革顺利实施。目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5%,水资源费(税)征收率达到100%,污水处理费收缴率达到99%,城市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达到30.51%,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到8.5%,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用水量、城市水环境质量、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无黑臭水体。

在示范引领和树立节水先进典型方面,榆林市制定了榆林城区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居民小区《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在全市积极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完善计量设施,开展水平衡测试等工作。目前,榆林市已建成金榆小区、榆阳区人民医院、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82个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节水型企业覆盖率78.26%、单位覆盖率16.55%、居民小区覆盖率21%。

近日,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目标: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25年,全市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全市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宋巍说:“‘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很好地缓解城市缺水喊渴和暴雨内涝并存的问题。将雨水储存下来然后用以各种途径,是我们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的一部分。可以说,‘海绵城市’不仅是净化、美化城市的‘面子’工程,更是改善城市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里子’工程。”

据统计,近两年来,榆林市财政、社会投入2.59亿元用于城市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2017年、2018年城市节水财政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为0.62‰和0.79‰,城市节水资金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09‰和2.07‰,均达到了省级考核标准。在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黑臭水体治理、中水工程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煤矿疏干水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国家和陕西省表彰奖励。

2019年,榆林市成功创建“陕西省节水型城市”。今年以来,榆林市又按照“科学管理、开源节流、综合施策、智慧治水”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有序开展了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并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

日新月异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

“城市建设力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总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现马路宽了,环境美了,基础更完善了,可以说这里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这是市民对榆林变化的共同感受。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从“两条街”的“老破旧”到如今的现代化“高新”城市,榆林的城区框架不断扩大,载体功能明显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规划建设体制是重要的行政管理职能之一,完善的规划建设体制环境对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健康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等具有重要作用。”榆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雷亚成说,榆林的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发展同样离不开良好的城市规划建设体制,尤其面临当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目标,以及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的战略目标,完善城市规划建设体制势在必行。

每一部规划,都饱含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每一张蓝图,都凝聚着城建决策者的才智汗水。一座城市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唯有经过精雕细琢,方能彰显独特魅力。在201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榆林位居第27位。榆林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背后,正是城市生态功能不断完善、绿地建设持续优化提供的有力支撑。

在2020年的榆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未来30年内榆林的发展梳理出明确的脉络: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主线,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到2025年,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建成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全市人文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大幅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到2030年,建成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到2035年,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比肩沿海发达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现代化的资源型领航城市,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局面全面形成。文/图刘美

新闻推荐

实现能摆摊、有菜买、路畅通横山探索“地摊经济”新模式

本报通讯员康永飞高树绿报道横山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联系实际工作,积极探索“地摊经济”管理新模式,近日对以横中便民市场为代...

横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横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