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十里明沙四万亩林 ——思文礼夫妇三十年大漠造林记

陕西日报 2015-10-23 18:34 大字

思文礼在农田边上的苗圃里劳作

本报记者 霍海澎 张玲玲

经过三十年坚持不懈的治沙造林,榆阳区红石桥乡农民思文礼、侯占清夫妇在位于榆阳区与横山县、内蒙古相邻的茫茫毛乌素沙海中,在一个名为“五十里明沙”的地方,搭建起一道近四万亩的绿色屏障。 

五十里明沙,是一个让人一听便忘不了的地名。

五十里明沙在哪里?去过榆阳区红石桥乡的人们都知道,那是陕蒙交界处茫茫毛乌素沙漠中的一大片荒沙地。

“三十里的明沙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来看你”,在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民歌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五十里明沙的影子,但五十里明沙没有水,只有无尽的沙丘。

五十里明沙四万亩林,三十年汗水照见你。正是在这片茫茫荒漠中,榆阳区红石桥乡双红村村民思文礼夫妇坚守大漠三十年,栽植起四万亩的林地,创造了一个治沙奇迹。

九块二撑起的造林计划

1986年,听到国家出台“允许个人承包荒沙,所造林木谁造谁有”的政策后,为了改变囧境的思文礼带着老婆,拿了10公斤熟米,赶着毛驴,一头扎进村子西边五十里明沙深处,他要做一件大事情。

1962年出生的思文礼从小就表现出他的精明能干,17岁时就被全村群众公推为大拖拉机司机,当时还在上学的思文礼毅然放弃了上学的机会,当起了驾驶员。“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也不换”,在思文礼看来,那个年代能开上拖拉机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凭借着双手,思文礼成为家人的骄傲,并帮衬家里为四弟娶了媳妇。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思文礼事业顺风顺水之时,发生在黄陵的一场意外车祸让思文礼一下跌到了人生低谷。

双红村紧邻毛乌素沙漠,全村人多地少,仅仅在村边海流兔河两边的川道上有着不多的耕地,人均只有7分地。车祸后养好伤的思文礼将目光瞄向村西的五十里明沙,做好了打算的思文礼拿着家里的全部资金九块二,开始了自己的造林计划。

夫妻扎根荒漠造林治沙

从村里到思文礼选择栽植的荒沙地足足15公里。

没有路,夫妻俩就趟着沙走,多少年下来,他们硬是在起伏的沙丘间趟出一条路来;没有先进的搬用工具,夫妻俩就用毛驴车拉着造林用的树苗,碰到过不去的沙峁峁,只能将树苗卸下,人先背过去,然后再装在车上走,当然也数不清多少次翻了车装起来继续往前走;没有做饭的锅灶,抓一把熟米,喝一口白开水就是一顿饭;没有住的房屋,白天从15公里外的村上到沙里栽树,晚上回到村子摸黑忙家里的营生……

在妻子侯占清的眼中,这是一个既受苦又受穷的家庭,尽管她偶尔也有些抱怨,但更多的时候她还是跟在思文礼的身后,默默地在这片沙地里劳作着。

年年造林,也让本不宽裕的家庭几乎陷入困境。为了省钱,家里能不买的就不买。有一次,夫妻俩把家里仅有的5块钱买的暖壶落在半路,回家后才发觉的思文礼又返了十几公里的路程找了回来。还有一次家里米缸没米了,思文礼跑到村里去借粮,村上的老支书看到原来体面风光的思文礼日子竟然过到了出去借粮的地步,拉住思文礼给了200块钱的救济款,村里各家各户也纷纷给他家送来了粮食接济。

从造林开始,借钱、被讨账、还钱是这个家庭的主旋律,有一次思文礼甚至因为500块钱的欠款大哭了一场。那一次,思文礼一个人拿了一瓶酒,躺在沙梁上,倒头大睡了一觉,一觉醒来,看到满眼绿油油的林木,心绪突然开朗了,他内心自言自语道:思文礼哟,咱还有这么大的一片林子,500块钱倒把你难住了?

似乎也没有什么能难倒这个刚强的陕北汉子,思文礼反而越干越来劲。沙里种树,最重要的就是水。为了打井,思文礼跑到内蒙古学习,请来师傅,在自己最早治沙的林地旁,打下了多管井。思文礼又在栽植的树林中间改造了50亩的沙地用来育苗和种庄稼,到1997年,在沙里搭建起几间土瓦房的思文礼干脆将家搬到沙里,专心的经营起造林和农务。如今,思文礼早已将原来50亩的治沙育苗基地和农田拓展到700多亩,营造的沙地林也将近4万亩,这份造林治沙事业也越干越有心劲,越干越有心得。

用苦劲造林用巧劲护林

五十里明沙荒无人烟,对也不对。

比思文礼更早到这儿的,是紧邻五十里明沙周边几个乡镇的拦羊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周边的拦羊汉们“靠沙吃沙”。

前脚栽的树苗,后脚羊群过来就啃死了,放牧和造林有着天然的矛盾。

怎么办?拦羊汉给这位向来活络的造林人带来了大麻烦。放羊是拦羊汉的吃饭碗,想阻止他们放羊比登天还难。来硬的,肯定行不通,年轻时走南闯北的经验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俗话说“好汉不打上门客”,一来二去,思文礼和放羊老汉们拉上了关系。

平日里闲下来,思文礼又多了一项工作,请拦羊老汉们喝酒。看到老汉们头发长了没人剪,思文礼专门到镇上的门市买了把推剪,给老汉们理发,平常出门,思文礼常不忘给老汉们带上几块砖茶。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拦羊老汉们看到了思文礼的真诚,换来的则是对自己的约束,过去放羊满沙梁到哪吃哪,现在大家看到思文礼的林苗地,都绕着走,直到禁牧前,思文礼的林地都没有再被羊群啃食过。

不光在护林上使出的巧劲,在平时造林中,思文礼也常向邻近的牛玉琴、石光银以及周边群众讨教造林经验。在造林中,思文礼也有了自己的经验,即在种树苗时用废旧的瓶子装满水将苗木根部小部分放到瓶子里,一起埋进沙里,等到瓶子里的水慢慢吸收完了,树苗也就成活了。

一家人要带富一村人

现在,在思文礼夫妇栽植林地的中心,围绕育苗基地和在沙地里拓展的700余亩水浇地,思文礼建起了五十里明沙生态农业示范园。往昔辛勤劳作的地方变成了今日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沙漠绿洲。

2009年10月,思文礼带领双红村30多名群众入股,成立了“榆林市榆阳区五十里明沙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榆林市榆阳区五十里金沙漠农机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合作社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造林种草、舍饲养畜,每年可实现产值过百万元、带动当地农民增收30余万元。

思文礼说:“如今我有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希望带领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正如当年思文礼踏进五十里明沙开始植树造林那样,如今,思文礼或许又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

新闻推荐

横山县用“四个一”学习新《准则》《条例》

日前,横山县纪委派驻农林水牧系统纪检组在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过程中,做到“四个一”。一是纪检组和监察室的全体干部要认真学,每人将新《准则...

横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横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