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树立城市新形象建设魅力新榆林时代榜样层出不穷

榆林日报 2010-10-28 13:02 大字

榆林,大漠边陲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2010年,是榆林地改市十周年。十年栉风沐雨,十年铸造辉煌。十年来,榆林挺立

时代潮头,与时俱进,交出了一份又一份理想与现实交相辉映的答卷,全市人民开拓奋

进,不断创造,树立起榆林新形象,让塞上明珠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十年聚焦,十年回眸,十年展现。我们没有理由不回顾盘点,不赞美抒怀……

读书热潮正在榆林兴起。

榆林昂扬的精神状态,开创着美好未来,这也使这片热土尽显骄人的风采和魅力。每一项工作的推进,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努力,离不开那些执著者默默的奉献和付出。让我们记住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牛玉琴、石光银、乔尚升、朱序弼、徐占智……

牛玉琴,靖边县农民,1985年起以家庭承包形式在毛乌素沙漠南部沙区种草种树,治沙绿化。十几年来,她矢志不渝地和沙魔做斗争,仅靠自己及家人的双手种草种树,开发农耕地。在她的带动影响下,周围1904户家庭治沙种树1000多公顷,使毛乌素沙漠南部沙区大部分得到治理,沙区植被覆盖率达40%以上,流动沙丘基本固定或半固定,有效地降低了风沙危害,治理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为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这片在陕西北部沙漠地区开辟出的绿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治沙典范区。她自1985年以来获各级政府奖励、荣誉称号近20项,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曾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三八”绿化奖章,被评为全国妇女“三八”红旗手、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石光银,定边县农民,1984年他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第一人。37年来,在毛乌素沙地的南缘,他和乡亲们营造了近100公里长的绿色屏障,为阻挡黄沙南侵,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方法,使经治理的沙地林草覆盖率均达65%以上。他组织207户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治沙公司,探索出一条“公司+农户”,综合开发,多业并举,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的产业化治沙新路。

乔尚升,致富不忘穷乡亲的好支书。在横山县白岔峁村,一提起村支书乔尚升,没有人不为他竖起大拇指,这个曾经闯荡商海,家底殷实的硬汉子,放着红火的生意不做,却主动当起了一个“烂杆村”的领头人,带领着全村人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市委要求全市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朱序弼,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退休高级工程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凭着对绿色事业的执著追求,在陕北这块土地上引进和培育了林草1520多种。先后取得了18项科学研究成果,在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和论文200多篇,和他人共同著书3本,受到多次科研和科普奖励。他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尊重,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全国绿化奖章”。

徐占智,论官职,他只是一名“村官”;论钱财,他生前一贫如洗,并没有给亲人挣下什么财产,反倒在去世后给家里留下一笔数万元的债务。可打火店村却在他的带领下,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人均纯收入10年间增长了3.5倍。这位生命之火燃烧到最后一刻的老人,就是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佳县王家砭镇打火店村党支部书记徐占智。

……

榆林儿女素有吃苦耐劳、质朴奉献的传统美德,他们或用坚毅的精神激励我们,或用高尚的为民情怀打动我们,或用奉献精神感召我们,他们是撑起了榆林千秋伟业的基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9年1月6日至8日,在市委二届四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李金柱提出开展“书香榆林”活动,要求以“书香榆林”建设为切入点,带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并通过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提高榆林的文化品位。自此,一场席卷榆林的头脑风暴轰轰烈烈在全市上演。

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社区、书香新村……在榆林上下遍地开花;新闻大厦、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汉画像石馆、榆林书城、大型影院、网络学院、数字图书馆、奥林匹克中心“十大工程”建设相继开工;干部网络教育学院、“全民读书月”“榆林大讲堂”“周周读书、人人培训”等活动在榆林干部队伍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书香榆林”活动正在潜移默化

地陶冶着榆林人民的气质,造就着一批社会管理人才和一支创新型干部队伍。一个“人人读书学习,处处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正在榆林形成,一轮读书热潮正在榆林兴起,推动了社会事业发展、人才队伍壮大和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正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市委书记李金柱指出,要通过“书香榆林”建设,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而带动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最终形成独具榆林特色的“榆林气质”“榆林精神”。要抓好“书香榆林”的物化,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目前,全市人民正在向这个目标全力迈进。△

建市十年来,榆林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开拓创新描绘恢宏画面,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加快,榆林城市建设新高潮不断掀起。一大批高质量的市政道路、保障性住房、园林绿化、城市亮化、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功能和形象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榆林再现了“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明清风貌;榆溪河整治工程初步建成了“一池清水、两条绿带”的生态、文化、经济走廊;建设了四大广场、展览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启动了新闻大厦、大剧院等40个重大社会事业项目,榆林历史文化名城品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显现出一幅和谐文明的壮美新诗篇。

置身城中,干净的面貌、宽敞的街道、时尚的建筑使榆林显得通透、舒展、大气;漫步

街头,阳光、绿树、碧草、花丛和谐相映,洋溢着一派生机盎然的青春气息。榆林已逐步变成了一个令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侧目的美丽城市。

建市十年,榆林城区共投入50多亿元进行城市建设,面积由15平方公里扩展到52平方公里,人口由15万增加到50万,城镇化率提高到40.5%。十年来,榆林城区加快建设广场、改造河滨公园和榆林老街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建、改建50多条道路,硬化500多条巷道,市政道路达240多公里;城区目前天然气用户10万多户,城区气化率达80%;城区集中环保供热总面积达810万平方米,占总用热面积的66%;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5%;城区人均绿地由2000年的1.2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7.5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1%。

建市十年,榆林不断解放思想,通过努力探索,全市文化工作呈现出快速增长、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社会文化事业全面繁荣,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春节文化活动,公布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个,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10年下乡送戏2万多场,送电影17万场,送书400多万册,切实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诚信榆林”创建、社会文化服务等文化八大工程,成功举办了陕北民歌艺术节、白云山论道、榆林旅游文化艺术节等文化系列活动,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获得文华大奖特别奖和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文物保护工作切实加强。加大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申报了全国和全省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文物考古勘探工作。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良好。先后推出“曹红霞剪纸”、“青涧石板画”等一批文化产业品牌,为榆林市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开了好头,同时努力开发和拓展了演出市场。文化队伍素质稳步提高。培养和培训了一批文化专业人才。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新闻大厦等社会事业工程正在建设中,一批重点工程已经完工,一些重要项目的前期工作也正在抓紧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工程。对一些县区的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全面升级改造,新建和维修了143个乡镇文化站,新建“农家书屋”323个,为全市57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配送了设施设备。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升级,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不墨守成规,从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党建等各个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进入21世纪,榆林同很多资源型城市一样,遇到前所未有的“成长的烦恼”,“三大失衡”与“三大瓶颈”已成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创新是第一驱动力,结合实际,市委、市政府制定出“科教引领、创新转型”的战略目标,着力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努力实现由粗放型、资源开发型城市向集约型、消费拉动型城市的转变,很多鲜活的事例,都集中展示了榆林敢于变革、敢于创新的魄力和成果。

抢占了工业与农业两大“制高点”,集中打造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全市工业实现华丽转身,农业传出高产神话。工业方面,提升能源利用率,坚持“三个转化”,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能源化工基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坚持走优质化、多元化的资源开发之路,以深度转化为方向,大项目策划、大集团引领、大集群发展,能源经济不断升级转型,强力支撑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不断推进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材料工业等新型产

业的发展。

农业方面,产业化步伐加快。已建成世界红花荞麦优势产区和产业化先进区,全国马铃薯、小杂粮、春玉米、杂交玉米制种高产优质基地和陕西大漠蔬菜、油料、小杂果、瓜菜制种、畜牧业生产基地。建成“一县一业”示范县1个、“一乡一业”专业乡镇8个、“一村一品”示范村145个。玉米、马铃薯等6大类作物近3年连创34项全国高产纪录。子洲黄芪、清涧和佳县红枣、米脂小杂粮、横山羊肉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20亿元以上。一场依靠现代技术攻破农业发展难题的“绿色革命”,已经在榆林的黄土地上全面铺开。

以体制创新推动转型发展。榆林市立足于政府管理创新,探索出绩效评估、绩效预算和行政问责“三位一体”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以制定和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为重点,加大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力度。截至2009年底,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8.25万人。

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难点,榆林市始终坚持党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变,积极探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构建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调整思路、制定措施、培树典型、建立有效的激励保障体制,探索出基层党建工作“六联六创”的工作模式,使基层党的建设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塞上风光无限好。榆林历史悠久,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地处边关,位居要津,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和多民族贸易交往的要地,文化底蕴深厚;长城与黄河交汇,大漠草原和黄土高原相融,自然风光独特。大气磅礴的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构成榆林内容丰富、特质鲜明的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使榆林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势成必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决心发掘榆林旅游这块“宝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从促进就业、优化发展软环境、发展低碳经济的高

度,调整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思路,把旅游产业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榆林市旅游景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客源市场得到有效拓展,旅游综合接待能力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已具雏形,显现出后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如今,以“边塞文化、大漠风情”为品牌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正在形成。目前,全市有星级饭店34家、旅行社45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国家3A级景区4个、乡村旅游示范点8个、有门票收入的旅游景点18个。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数70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近3万人。

图为榆林迎来首趟旅游专列。 C①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一日三餐,沙子拌饭”,这是过去榆林留给人们的记忆。

建市十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实施蓝天、碧水、宁静、洁净“四大工程”,深入开展退耕还林、“双创”和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污染综合整治,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通过一系列整治工程,榆林从一个以灰暗为主色调的城市变身成天蓝水绿的宜居城市。

曾因沙漠威胁而三次南移的榆林,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现在山清水秀、风光无限的新榆林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榆林市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骨干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坚持大面积退耕还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组织实施了国家水保重点项目治理、黄河水保生态工程等项目,促进了水保生态环境

的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退耕还林799.52万亩,造林保存面积200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0.7%,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万平方公里,740多万亩流沙得到了固定半固定。全市自然植被明显恢复,草地植被盖度达到60%。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全市已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6个,保护区总面积达42629公顷,森林覆盖率30.7%。全市有湿地资源125.5万亩,22处湿地被列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在红碱淖湿地,遗鸥繁殖个体发展到1万多只,成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种群繁殖地。

节能减排“护航”生态,榆林市及时调整减排工作思路,各县区把节能减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实施工程治理、结构调整和监督管理三大减排任务,积极引导和鼓励各企业不断提高节能减排中的科技含量。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马媛媛采写,,照片均为本报资料照片照片均为本报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14年人性化管理安全无事故 理念: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

本报记者马蕊实习生王琳横山县看守所始终坚持预防事故保安全,以人为本强监管,促使监管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的轨道,创造了14年监所安全无事故,管教民警“零”违纪的佳绩。2010年...

横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横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