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发生“四个历史性转变” 榆林迈向国际一流 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人普遍过着“早上菜、晌午糠,晚上清汤照月亮”的日子;如今,榆林人均GDP提高到2018年的112845元,与上海、天津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相当。
9月2日上午,“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发布会”第七场举行,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临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时,将其归纳为“四个历史性转变”。
转变一:从农业地区到工业强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第一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上世纪80年代初期榆林一产仍占GDP比重近60%。1998年,国家正式批复建设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转化”决策部署,建园区、上项目、搞转化,全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2018年,榆林全市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2.4%、5.6%、10.3%,煤制烯烃、煤制甲醇、金属镁、兰炭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3%、4.8%、48%和86.3%,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能源大市、工业强市。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加快“资源型榆林”向“创新型榆林”转变,明确了以高端能源化工为引领的转型发展路径,确定了“12363”高端化发展战略,推开了27项阶段性重大事项,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重大转化项目加快推进,一大批填补产业空白的精细化工项目落地建设,榆林正在向国际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大踏步迈进。
转变二:从贫困地区到富裕地区
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人很长一段时期被视为“贫穷落后”的典型。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来,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开发建设,榆林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83元,居全省前列,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17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34元,增长9.1%。
榆林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北部支援南部”的总体思路,全力推动北部转型发展、南部绿色发展,北部县市区重点发展能化终端产品、轻纺、铝镁等转型产业,南部县壮大文化旅游、中药材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神木、府谷、靖边、定边四县市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
过去三年,榆林市本级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中投入达20多亿元,位居全省第一,累计减贫12.59万户36.0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4%,8个国定贫困县中5个已经摘帽。下一步,将确保3.2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的134个贫困村退出,佳县、清涧和子洲三县摘帽,确保与全国全省一道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转变三:从内陆小城到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2000年,榆林城市面积仅为2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万。撤地设市后,榆林城市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心城区框架扩大了三倍多,人口翻了近两番,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市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二五”以来,榆林累计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45所,新增学位13.5万个,北师大附中等一批知名教育品牌落户榆林;建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3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77所、规范化村卫生室398个,新增医疗床位5000多张,一批“国家队”医院在榆林设立专科联盟。
去年榆林的营商环境排名由全省倒数第1提高到第5位,全国262个地级市综合信用排名由倒数第3跃升到第86位,进位幅度全国第一,今年7月份进一步提高到第55位。
先后推开了延榆高铁、榆阳机场、黄河引水、“四馆两中心”、榆溪河生态长廊等一系列事关长远的重大工程,启动了科创新城建设。截至2018年,榆林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10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068公里,居全省第一;铁路总里程达1000多公里,年货物外运能力超3亿吨;榆阳机场升级为4D级,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居西北支线机场第一,榆林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已初步形成。2018年榆林正式被纳入国家呼包鄂榆城市群规划。
转变四:从生态环境恶化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十分严重的地区,林木覆盖率只有0.9%。70年来,榆林全市人民“南治土、北治沙”,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涌现出了李守林、石光银、牛玉琴等一批全国治沙英雄,孕育了“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积极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等工程,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榆林林木保存面积、林木覆盖率分别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万亩和0.9%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和33%,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作出巨大贡献。被评价为“中国的防沙治沙是从榆林走出来的,榆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经验,正在引领着中国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
在最近召开的榆林市委四届七次会议上,榆林系统部署了新时代榆林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决定》,市县两级每年投入财政资金20亿元,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蒙华铁路将于10月建成通车
下一步,围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榆林也将积极布局。
榆林市副市长张胜利介绍,蒙华铁路将于10月建成通车,延榆高铁力争年内开工,冯红铁路加快推进。绥延高速年内建成通车,庙沟门-河曲高速公路正在推进前期,加上已建成的包茂高速、青银高速、榆蓝高速、沧榆高速、吴定高速,构成纵横交织的高速网。榆阳机场作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和西北第一支线机场,目前二期扩建工程航站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去年12月至今年3月,榆林航空口岸实现首次临开,今年10月将再次开放,开通飞往日本名古屋、泰国普吉的两条国际航线。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压缩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减少通关程序,全力打造能源化工产品、特色农产品、金属镁和羊毛防寒服出口基地,力争年底前建成完善3个保税仓库。
同时,与华为共同建立华为榆林中国能源大数据中心和榆林能源数谷,充分利用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方面的能力,全面促进信息互联互通。本报记者石喻涵
新闻推荐
将创新基因植入每一件产品 陕西东鑫垣化工有限公司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陈静仁看不到尘土飞扬,闻不到刺鼻异味,厂区之内甚至鲜有工人身影,即便有一两个出现,也绝不是那种灰头土脸的“传统”...
府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府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