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力环保攻坚 守护碧水蓝天——榆林市大力推进环境监察执法工作

榆林日报 2017-07-29 12:05 大字

本报记者 张三林

今年以来,榆林市按照省委环保督察相关整改要求,及时行动,狠抓落实,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以继续开展《环保法》实施年为契机,以“双随机”日常监管为抓手,以4个配套办法实施为措施,以专项行动为推动,健全环保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大力推进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确保整改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7月27日,市环境监察支队监察二科科长艾磊带队专项执法检查府谷县下韩梁煤矿,在详细查看热水锅炉房后,发现锅炉正常运转,但配套的脱硫除尘设施却未运行,当即依法对锅炉配电柜进行了查封。

“我们这次开展的专项执法检查从6月开始,重点是对全市的煤炭开采洗选企业执行新《环保法》以及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制度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从而实现健康有序发展。”艾磊介绍说,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运用按日处罚、查封扣押、停产限产、行政拘留、司法移送等多种手段重拳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这是榆林市大力推进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将专项行动作为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手段,先后开展了多个环保专项执法行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496人次,检查企业2943家,立案处罚企业267家次;全市罚款入库3210万元;全市实施查封扣押案件67件,限产停产案件28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案件13起,启动按日计罚案件1起,移送法院强制执行案件5起。

其中,2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兰炭、金属镁、电石等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对80多家企业进行了检查。3月,在全市范围开展了放射源专项执法检查,对37家放射源企业进行了检查。4月,按照钻井泥浆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置的“三统一”模式,对定边、靖边两县长庆集团9家油气开采企业的77个钻井井场进行了检查。5月,分别开展了废酸、废碱、废矿物油等危险废物专项执法和坑塘整治违法排污专项执法,重点对危废物转移是否有联单、处置企业是否有资质进行了重点检查;对辖区内化工企业、涉及排放重金属的企业、淀粉加工企业以及畜禽养殖业进行了重点排查。同时,为进一步巩固清理整顿成果,防止死灰复燃,市环境监察支队还开展了对2280个违法违规清理项目“回头看”工作。

今年,榆林市还积极开展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工作,按照环保部、省环保厅2017年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针对全市涉及的火电、水泥、煤炭、污水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厂5个重点行业307家企业,制定实施方案并按期完成编制,将其全部录入陕西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管理系统。与此同时,结合“双随机”执法模式,市县环境执法人员对全市82家国控企业和省控、市控等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和自动在线设施传输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市控企业完成了重点排污口配套在线设施的建设联网、验收等工作。通过多次的检查、督促,上半年榆林市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设施传输有效率达97.43%,较去年同期提高了7.9%。

百姓身边无小事,群众利益大过天。今年上半年,榆林市12369环境举报平台共接到环境举报540起,其中大气污染222起,水污染108起,固体废物102起,噪声污染79起,其他27起,电磁污染2起。对收到的投诉信息,市环保部门立接立办,根据群众反映情况严重程度和举报次数,部分案件由市环境监察支队直接查处,部分案件转办县区环保部门责成限期查处并上报处理结果,做到环境投诉案件有调查、有结果、有回音,办结率达到100%。

新闻推荐

激情在事业中燃烧

沈明志艳阳高照,我慵懒地吃过早点,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陷入沉思。退休后,除过读书看报,闲来无事,把生活沦陷在家里当起了宅男,以一种消极萎靡颓废的情绪漫不经心地向人生的彼岸靠近。这种自我禁锢的畸形等...

府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府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