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群星奖”音乐类决赛开赛

三秦都市报 2016-10-18 00:00 大字

????男声独唱《天下黄河九十九》

昨晚,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音乐类决赛在曲江大礼堂举行,来自全国的21支队伍集中亮相,为群众带来一场余音绕梁的音乐盛宴。

本届群星奖汇集了三年来最优秀的群众文艺作品,题材丰富,紧扣时代脉搏,表现朴实生动,表达的都是基层群众的情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当晚精彩的节目一次次点燃了观众的热情。由河北省艺术馆带来的《接海渔鼓》,男人喊起号子,女人唱起情歌,观众聆听着一片深情系于网中的乐曲,仿佛置身江南岸边。

湖北秭归县文化馆表演的《敲起琴鼓劲逮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石”杨柳琴鼓为表演乐器;以三峡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为背景,通过三峡汉子高亢的歌声和铿锵有力的琴鼓演奏,真实再现三峡人奔放热情、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市民王先生说:“演员们使用的乐器,看着就像一截树干,但完全没有枯燥的感觉,反而让人沉醉其中,真的很了不起。”

陕西省艺术馆和府谷县文化馆带来的板胡与鼓《丝路欢歌》,演员们一出场便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古老的丝绸之路从长安起步。长安的音乐跟鼓声随着漫漫丝路走向远方,从古至今留下了无尽的畅想和故事。板胡与鼓《丝路欢歌》以崭新的构思将板胡与鼓等打击乐巧妙地结合,预示着新丝路又一次从丝绸之路起点——长安出发。该作品展示了大三秦的风采,给人一种崭新美丽的陕西走向世界的气魄以及新丝路欢乐腾飞、发展的新景象。另外,由陕西省艺术馆带来的男声独唱《天下黄河九十九》,演员以质朴的语言和富有陕北地域特色的曲风,表达了陕北人民对黄河母亲的热爱与颂扬。编创人员在吸收借鉴传统陕北民歌元素的基础上,将交响乐和唢呐融合在歌曲之中,为歌曲的艺术形式表达赋予了新的突破,既保留了陕北民歌原汁原味的黄土气息,又展现出新时代陕北人喜迎新时代、实现陕北梦的澎湃激情和坚定信念。

此外,浙江、贵州、云南、青海等省区市也带来了《带鱼煮冬菜》、《这山没得那山高》、《瓦器器》、《永恒的祝福》等极具地域特色的音乐节目。

本报记者夏明勤实习生陈雨君

新闻推荐

府谷:高效特色农业鼓起农民腰包包

本报讯(赵广)近日,在府谷县墙头农业园区三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数名工人加班加点,忙着分拣包装公司储藏和收购的各类蔬菜。“去年秋季,我在当地收购了8万斤大白菜和2万斤土豆,拉回来后全部...

府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府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