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擀毡,即将消失的传统技艺

陕西日报 2014-12-01 00:09 大字

    柴婷 王永新 仝博 本报记者 薛海勇

今年71岁的张如海,是府谷县赵五家湾许家梁行政村沙尔渠村人,16岁起就开始跟着师傅学习擀毡,那时候擀毡可是热门手艺,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他会擀毡子,谁家要毡子,只需把大小尺寸告诉他,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能擀好。

史料记载,擀毡记忆是由蒙古游牧部落传入陕北的,宋末及元朝时期,陕北之北是蒙、回、汉等多民族杂居区。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堡、用毡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学习了擀毡技艺,从此“毡匠”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擀毡是制作羊毛毡工艺的统称,可分为弹毛、铺毛、喷油、加黑豆面、洗毡(擀压)、定型等六道工序。弹毛既是苦力活,又是技术活,毡匠手里是一张长约七尺的弹毛弓,弹毛时左右开弓、上下翻飞。大弓的声音如琴似弦,毡房尘土飞扬,板结的羊毛一根根松开,一根根飞起来。弹毛是第一道重要的基本功,弹不好毛,擀出的毡自然也好不了。铺毛时,毡匠要把如纸一样薄的牛羊毛层层叠叠铺匀、铺满,然后喷油。毡匠喷出的油是一个扇面,恍如一张蜘蛛网、一层薄雾,细细的油珠落到弹好的羊毛上后,再加水用力挤压,羊毛就会紧紧地凝结在一块。洗毡更是一道苦活、巧活、关键活,擀好的毡能一铺二三十年,学问都在洗毡上。尤其是擀绒毡,只有手艺精绝的毡匠才能完成,手艺一般的毡匠都会退避三舍,因为擀羊绒毡时,劲小了羊毛成不了毡,劲大了就擀成了七孔八窍。毡由大变小、由薄变厚、最后定型,这最后一道工序叫出毡。

张如海说:带着几十元钱买一副擀毡工具,到处谋生一干就是50余年。带着副手走村串户到处揽工。主家雇毡匠是管吃管住的,工钱以羊毛的重量计算,每斤羊毛4毛钱,毡的款式有大小之分,一般就是2.4×5.5尺的单人毡,5×5.5尺的双人毡及满炕毡。每天早上6点开始干起到次日凌晨才能睡觉,中途只两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劳动强度非常大,辛苦不言而喻。由于毛毡冬季保暖、夏季防潮,经久耐用,因此很多陕北人都将毛毡视为家庭的必备物品。因此,擀毡在当时是受人尊敬的一个行当。后来擀毡的工钱逐渐涨到每斤2元,张如海越干越出名,十里八村人们你争我抢地叫他们擀毡。50多年里,经他的手擀制的毛毡数不清了,临近的农户家中炕上都铺着他擀的毛毡,并很多一直沿用至今,这让张如海颇为自豪。

谈到传统手艺的传承时,张如海老人略显失落地说:现代技术以及机械的应用对传统手艺的冲击相当大,但他希望有人能传承擀毡的技艺,把这一手艺流传下去。随着老一辈擀毡艺人的慢慢老去,擀毡这一工艺也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新闻推荐

榆林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陕北秧歌传承人李增恒李增恒(1928-2008),男,汉族,生前为榆林市民间艺术团退休干部,艺名六六旦(因他在家中排行老六又扮演旦角,故称六六旦)。李增恒的表演技艺精湛,或喜,或笑,或扭,或羞,无不生动传神,情趣盎然。...

府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府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