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沼气点亮增收新希望 ——榆林市农村沼气发展现状调查

榆林日报 2009-12-10 13:37 大字

本报记者李狮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榆林市将发展农村沼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今,榆林的沼气工程建设已初具规模,标准化的建池技术日臻完善,凸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沼气池成了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11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15%。户用沼气池建设体积一般是8立方米,运行正常情况下,年可产沼气300立方米左右,可解决3到5人8个月的生活燃料,可节省燃料1到1.5吨,节省开支近1000元。如果将沼气、沼液、沼渣进行综合利用,会产生更大的效益。据市农业局调查,农村户用沼池正常运转情况下,平均每年为农户增收节支达1278元。

榆阳区山立公司的日光温室一亩纯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比一般温室高出7000多元,高出的部分就是将沼气、沼液、沼渣等用于施肥、喷药、浸种获得的,是采取温室、厕所、猪圈、沼气“四位一体”生产模式取得的效益。

2004年,佳县乌镇农民张桂林曾用2分地的日光温室创造了4080元的纯收入,诀窍就是综合利用了沼气、沼液、沼渣,提高了产量、降底了成本,获得较高收益。

据市农业局今年6月份资料分析,榆林市农村沼气池使用率按50%计算,每年可产沼气1500万立方米,沼肥60万吨,每年可增收节支6000多万元,户均增收节支1200多元。

户均1200多元的增收节支,基本上是利用沼气做饭、用沼液、沼渣施肥带来的。沼液和沼渣是优质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畜禽对饲料的转化率,降低发病率,缩短出栏时间;在温室大棚内燃烧沼气可以对作物进行二氧化碳施肥,叶菜类可提高产量20%到30%,果菜类产量可提高10%到20%;沼液中的氨、铵盐和维生素对作物的病虫害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对作物喷沼液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另外沼气还可以用于储藏瓜果蔬菜,沼液可以浸泡种子和叶面施肥,沼渣可以栽培蘑菇、养殖蚯蚓。

沼气不仅可以为农民增收节支,而且客观上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大。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可节约的薪柴相当于6亩薪炭林一年的生长量,相当于保护了6亩林草地。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秸秆、杂草都是沼气池发酵的原料,可以改变农村粪便、垃圾任意堆放的现状,消灭蚊蝇的滋生场所,减少病菌的传播途径,有效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

农村户用沼气使用率仅为50%

横山县横山镇曹阳湾村石秀琴家做饭现在几乎全用沼气,基本上摆脱了厨房烟熏火燎的“苦差事”。她家的沼池与猪圈、厕所相连,羊粪和鸡粪全部进入沼气池。沼液和沼渣施入屋前的果园和农田,作物长势良好,收成也好于其他的耕地。

但目前,榆林市农村已建成沼气池的使用率却并不高。6月的府谷县天气炎热,正是沼气池大量产气的好时节,但该县墙头乡前园则村李旦小家去年建好的沼气池,自从试气成功后,一直没使用过,灶房里安装好的输气管道和沼气灶,也闲置着。修建沼气池配套建设的猪圈和厕所,被蜘蛛网和尘土所覆盖。李旦小说,他和老伴已经50多岁,种着14亩水浇地、3.5亩旱地,每天劳动强度太大,没更多的精力养猪和管理沼气池。由于缺乏牲畜粪便,沼气池产气量不足,加上输气管漏气,也找不到维修技术人员,所以当试气的料用完后,他家的沼气池便再没产过气。

据了解,目前全市11万口沼气池平均使用率仅为50%,全市沼气示范村可达70%左右,部分村不足30%。

沼气池的管理是勤快人的营生

“沼气池的管理是勤快人的营生。”市农业局农村能源办副主任李长忠说。要保证沼气池正常运转,要勤进料、勤搅拌、勤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据调查,农村沼气池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原来建起的沼气池闲置;农户对沼气池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饲养牲畜跟不上,发酵原料短缺,又疏于管理,使沼气池不能正常运行;后续服务滞后,致使部分沼气池出现一些小毛病和配件损坏得不到及时解决,使得沼气池的运行出现第一年好、第二年差、第三年停的现象。

针对沼池后续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市农业局从2008年开始在农村沼气建设项目上增加了网点服务建设内容,目前已建立沼气服务网点255个,并在各网点配备技术人员、检测设备、抽渣设备和易损配件。同时,各县区也相继出台了“沼气工程后续服务网点暂行管理办法”,保证网点的正常运转。还加强了对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全市已累计培训建池农民10万多人,培训建池技工800多人,县区专业技术人员160人,乡镇技术员、村级技术员和网点服务员3000多人。

相信不久以后,榆林市沼气池使用率不高的现状可以得到根本改善。

横山县白界乡沼气示范村黑峁墩村村民家里都有沼气灶和沼气灯。本报记者高苗摄

新闻推荐

红枣发展应走多元化产业路子

府谷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师郝殿明:红枣发展应走多元化产业路子本报记者王婷红枣是府谷县黄河沿岸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传统的红枣种植、销售渠道现在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农业经济要求。12月4日,府谷...

府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府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