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惠、李正东:当好群众的“布衣法官”

榆林日报 2020-08-11 06:58 大字

本报通讯员张剑叶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在定边县信访局里,有两位特殊的人民调解员,他们虽然到了古稀之年,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说“群众话”,干“群众事”,用真情温暖一方土地,用奉献守护社会安宁,他们是矛盾纠纷的“消融剂”,是群众身边的“布衣法官”。

定边县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县信访局调解室于2019年3月聘用了两位调解员,一位是在基层法院工作40余年的老法官吴德惠,熟悉各种法律政策;另一位是担任村党支部书记30余年的李正东,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他们互相配合,在一年多的调解工作中,先后调解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百余起,处理各类复杂案件32件,兑现赔偿款146万余元。

“老百姓遇到的困难,我们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把他们的问题当成我们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如果反映的确实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这个层面能解决的,当然会全力以赴。我们解决不了的,会建议他们去主管部门或者司法部门寻求帮助。”吴德惠说。

在诸多信访案件中,一些是调解员无法最终解决的问题,两位调解员会竭尽全力厘清事实,找到解决途径。该县一乡镇的陈某,因丧夫改嫁,村组拒绝向陈某分配应得的个人收益,吴德惠和李正东在接到这个信访案件后,多次联系其所在村党支部书记了解情况,在全面梳理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又向当事人做了细致耐心的讲解,帮她撰写材料、寻找法律援助。

“按土地法的相关规定,陈某的权利绝对不能被剥夺了。我把政策给陈某讲通了,又帮她找了援助律师,顺利进入司法程序,维护合法权益。”李正东如是说。

类似的案件不胜枚举,由于信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诉求各有不同,矛盾错综复杂,这就要求人民调解员要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妥善化解、排解矛盾,运用法律、政策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及时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群众工作无小事”是两位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人民调解员,除了要有真心、诚心、耐心、公心外,还要学会把法理情结合起来,站稳群众立场,巧用工作方法,让调解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谈及以后的调解工作,两位老人笑着说:“只要人民群众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们就一定会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继续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贡献我们的余热,一如既往地把人民调解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新闻推荐

16年,他骑坏4辆摩托车,磨破50多个邮包;16年,他走过10余万公里路,投递出百万余份报刊、杂志和信件;16年,他默默无闻却尽其所能为群众帮小忙、献大爱。他就

李进财(右)和同事一起分拣邮件文图/本报通讯员卢云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进入定边县邮政分公司,成为一名投递员。”带着...

定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