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变荒为宝 土里刨“金”公布井村脱贫记

榆林日报 2017-11-16 09:22 大字

新华社西安11月14日电 (记者姜辰蓉 李亚楠) 隆冬将至,风中透着凛冽的寒意,陕西省定边县公布井村却是一番热闹景象——一排排靓丽的新居、新建成的农贸市场、正在改造的道路……无一不表明这里的巨大改变。

曾经的公布井,除了大片的荒地,什么资源都没有,荒凉、贫穷,是陕北地区典型的贫困村。困顿之中,当地通过一系列探索,把荒地变为资源,把靠天吃饭变为土里刨“金”,在农民增收得实惠的同时,公布井村也迎来了一场脱胎换骨的“新生”。

公布井村位于陕宁蒙交界处,全村1033口人,土地面积达8.6万亩,但可耕种面积只有1.2万亩。由于盐碱量过高,大量土地搁置荒废,能耕种的土地又因缺水,只能靠天吃饭,因此公布井村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村。

“以前这里上万亩都是荒地,种田没收成,村民每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元。作为干部我们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让他们摆脱贫困。”驻村8年来,公布井村临时党支部书记王佐为此绞尽脑汁。

如何变土为金?王佐和村干部们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将闲置的荒地盘活,真正变废为宝;二是提升现有耕地的投入产出比,实现土地增值。

公布井村首先在7万多亩的荒地上做文章。据公布井村所属白泥井镇镇长曹鹏飞介绍,2015年,公布井村针对光伏项目进行招商,意向性引进光伏项目3.3万亩,现在已经落地的有6600亩,每亩地每年补偿300元,已经到账4600万元,村民人均分到4.6万元左右。

光伏扶贫让村里18户贫困户直接脱贫。村民陈旗告诉记者,他们家一次性拿到了5万元的租地费,将新分到的搬迁房装修了一番,现在全家都从原来的土房子搬了出来,住进了装着抽水马桶、接着天然气的新房。村里相继引进了餐饮公司,开发了一个占地6000亩的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了薰衣草庄园。

公布井村还在耕地增值上做文章。据村民刘正义回忆,以前靠天吃饭,玉米亩产只有1200斤左右,但近两年村里兴修水利,每500亩耕地修建一处喷灌设施,玉米的亩产提高了300斤,100亩地比去年多收了2万多元。

近两年,村里还规划发展有技术的农业好手“新农人”。“普通农户家的土豆亩产一般在3000—4000斤,但一些‘新农人\’家能达1万斤,如果这些能人带着大伙种好几百亩地,那原有耕地的收成就能大大增加。”王佐说。

37岁的马志维是村里公认的“新农人”之一,他家以种植土豆和辣椒为主,因为对精细型的农作物比较在行,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后,马志维计划明年承包500亩地,按照村里提出的“板块式”运营模式,自己占60%的股,让村民以土地或者资金入40%的股,带领大伙一起致富。

此外,公布井村还成立两个合作社,农产品由合作社进行统一交易,这种方式让农民大大受益。王佐说:“拿土豆来说,农民自己卖一斤只有三四毛钱,交给合作社后一斤卖到了9毛钱,各个环节都有增值,算下来每家能多赚上万块。”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目前,全村54户贫困户已有52户陆续脱贫,还有两户也将在今年底实现脱贫。

公布井村的变化还在不断深入。“让每一寸荒地变出‘金子\’,这才是改革的第一步,后面的公司化管理、生态旅游这几步我们都想好了,就等着拉着老百姓一起干,让公布井村这大片大片的土地更值钱!”王佐说。

新闻推荐

定边新能源装机突破200万千瓦

本报通讯员陈博宇报道截至10月31日,定边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25万千瓦,占全市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的34.6%,率先建成了市域内首个装机突破200万千瓦的新能源发电基地。定边风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

定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