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田园花海 畅游五彩定边——首届“中国·定边红花荞麦节”活动侧记
田园花海惹人醉 开幕仪式 霸王鞭表演 美食诱惑挑动味蕾 荞麦花海拍照留念 万花丛中一抹红 气势磅礴的百万亩花海
文/本报记者满孝永 通讯员闫鹏飞 图/杨彬
编者按
田园万亩花竞开,犹有佳人踏香来。这个八月,阳光正好,习风不燥,你我不妨相约定边的百万亩田园花海,来一场阅尽“五彩定边”魅力的心灵之旅。
此时此际,当你驱车穿行于定边广袤的白于山区,必然会心生震撼——大片的黄芥花摇曳在清风中,宛若黄色的丝带,编织起陕北乡村的唯美花田;大片的马铃薯花绽放在阳光下,如同白色的珍珠点缀着连绵起伏的山川沟峁;大片的荞麦花则铺遍了白于山间,以它们独具韵味的粉红,勾勒出“五彩定边”最具观赏性的风景线……
1、花海醉人——游客感慨不负此行
这个八月,对于素有“荞麦之乡”之称的定边而言注定是段不平凡的日子。8月11日上午,伴随着绚烂的烟花腾空而起,由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市招商局、定边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定边红花荞麦节暨百万亩花海旅游美食月”活动正式启动。
“早在今年3月,定边就结合实地调研制定了活动相关方案,确定将付洼、小涧子、油房庄、沙渠四个行政村列为景观核心区,并采取原种、肥料补贴的方式引导农户按照‘田园花海\’景区设置开展种植工作。”定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蒋亚东说。
据了解,为了增强由红花荞麦、马铃薯、黄芥、油葵、胡麻等作物组成的田园花海的观赏效果,定边县除开展条带状、块状、局部造型的作物种植外,还精心布设了包括“田园花海”(1.5万平方米)、“福寿桃”(5.6万平方米)、“财财元宝”(1万平方米)等图案,并在不影响作物成熟的情况下适当调整了各类作物入种期,尽量保证各类作物在同时段进入盛花期。
在定边全县上下的精心谋划和有序实施下,在红花荞麦节启动之际,百万亩田园花海也终于迎来了盛装亮相的大舞台。“此前,我对于陕北的印象真的只有沟壑纵横、窑洞民居以及羊肚子手巾。这次亲眼看到了定边的百万亩花海,对陕北、对榆林有了真正的认识。就这一派大美田园风光,真的不亚于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景观,我绝对是不负此行。”来自北京的游客姚鑫鑫说。
同样被颠覆了既有认知的,还有不少土生土长的定边本地人。砖井镇徐坑村退休教师孙继承告诉记者:“多年以来,我只知道白于山区山大沟深、缺水少雨,平时没什么事情也轻易不会到山里来。这次的活动不仅让我看到了白于山区的美,更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本次活动期间,定边县还结合花海观光,在景区内组织了旗袍走秀、摄影大赛、山地自行车赛等活动。而对于广大普通游客而言,漫步于花海之间,拿起相机或者手机,定格自己与田园花海的美丽邂逅,也算得上是不负光阴、不负美景、不负此行。
2、美食诱人——“吃货”尽享饕餮盛宴
8月11日下午,一场让“吃货”们垂涎三尺的美食节如期拉开帷幕。定边特产的苦菜茶、马铃薯、小杂粮、胡麻油、炉馍齐聚一堂,在很多人的眼中,活动的主角是荞麦及其深加工产品。
来自定边县郝滩镇的源仁祥粗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展示的是其加工生产的荞麦精粉产品。据了解,该合作社是基于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打造品牌效应的目标,由6家小型荞面加工企业合并而成,目前年加工荞麦能力已达到9000吨左右。“近年来,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种植+加工+销售+养殖+研发’两大模式的综合运用,不仅为10余名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还面向贫困户实行高于市场价2至3分的收购行动。此外,我们还正在与科研院所合作,全力研发融入荞麦的杂粮粥配方,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定边的红花荞麦必将以更新、更‘高大上\’的形象走进寻常百姓家。”该合作社营销负责人刘涛说。
“荞麦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这是定边当地广为流传的民歌中的一句唱词。对于不少城里人而言,想要吃上一口地道的荞麦饸饹还是颇有难度。但在本次美食节上,定边县农德山庄定农农牧业开发公司的真空包装荞麦面条,却让食客看到了希望。
“长期以来,定边的一些本土企业基本都以荞麦面粉、荞麦米、苦荞茶的加工、销售作为主营业务,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抱着打破这一产业格局的想法,去年我们便与相关机构研发真空包装荞麦面条,并于7月底取得了产品生产资格证。有了我们的产品,即使你不会做面条,或是买不到荞麦面粉,只需打开包装下锅煮熟,便可吃到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保健效果良好的荞面美食。”该公司负责人范德说。
据了解,该公司生产的荞麦面条虽然上市不久,但目前已经热销于西安的多家高档酒店,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除此之外,定边当地企业生产的荞麦酸奶、荞麦醋、苦荞茶也在活动现场进行了展示、展销。定边剪纸市级“非遗”传承人张玉芳,带来了自己创作的巨幅剪纸作品《荞面花》,展示了荞麦与定边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
3、成果喜人——国外专家观摩考察
荞麦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壮大,只是定边荞麦产业稳步走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缩影。
时至今日,作为全国四大荞麦产区之一、地处陕甘宁红花甜荞产区核心地带的定边县,常年均保持着50万亩以上的荞麦种植规模,年总产量则在5万吨以上,是全国红花荞麦生产第一大县。定边县出产的荞麦产品,也早已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打出了名堂,每年仅出口日本、韩国及欧洲国家的数量便超过2万吨。
“不仅如此,定边县还早在2006年起,就开始了荞麦良种培育工作,此后又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全面开展包括西农9976、西农9978等品种的选育推广及标准种植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的各项工作,使得红花荞麦的平均亩产量从75公斤稳步提升到上百公斤,纪畔村荞麦种植户马冬武家的旱地大田荞麦去年更是实现了157.5公斤/亩的高产量。”定边县农业局副局长韩晓为说。
正因如此,本次红花荞麦节活动期间,荞麦产业发展的“定边经验”也引来了部分国外专家前来考察观摩。
国家荞麦种植研究专家、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林久喜博士在看到定边县百万亩花海的雄壮美景后颇为感慨,他表示,田园花海活动的举办,不仅可以提升定边的旅游影响力,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依托种植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实现增收致富。此外,他还对定边荞麦的种植结构占比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荞麦轮作对于土壤肥力保持及荞麦品质保障均大有裨益。
“日本进口的荞麦产品中,80%都来自中国。参加这次活动是我第一次来到定边,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规模的红花、白花荞麦,感觉非常震撼。不过,我也发现当地荞麦存在着落粒、倒伏、产量偏低的现象,而日本国内已经研发出针对此弱点的品种,希望未来我们可以加强合作交流,更好地推进定边荞麦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国际荞麦育种专家、日本国家农业试验站研究员铃木达郎说。
对于定边荞麦产业的发展方向,国内首席荞麦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柴岩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定边作为全国红花荞麦最大的规模化产区,应当依靠政府推动,立足既有的规模优势和品质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大力推广优质品种,逐步提升产品的致密度,减少红花荞麦和白花荞麦混杂的情况,由此大幅度提升荞麦产品的商品化率,最终带动荞麦加工和销售做大做强。”柴岩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苏怡实习生黄天悦段晨开栏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也是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汇细流以成江海,生态环境保护...
定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