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沙场村:拱棚种植托起群众致富梦

榆林日报 2017-06-07 09:02 大字
贫困户赵李(中)在拱棚里查看芝麻香瓜的长势。

文图/本报记者 满孝永

盐湖在脚畔,遍地黄沙窝。396名村民手握9000亩耕地,却只能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年人均纯收入还不到2000元……

3年前,作为定边县重点贫困村的红柳沟镇沙场村,没有任何产业,村民人均收入较少。经过3年的发展,沙场村在新的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通过拉土压沙大兴产业,不仅实现了设施农业的从无到有,625座遍布全村的拱棚更是让村民人均纯收入完成了上万元增长。

拉土压沙觅良策——

625座拱棚拔地起

“在周边人眼里,过去的沙场村可谓名副其实的‘烂杆村\’。农业种植条件较差,有能力的选择外出打工,剩下的只能眼瞅着老天给不给饭吃,还有不少人整日就在村里喝酒赌博。在这种局面下,沙场村人脱贫致富无从谈起。”驻村干部田雷鸣说。

2014年,新成立的村“两委”班子针对村庄贫穷落后的实际情况,积极想办法找出路,以村东发现可用于灌溉的地下水为契机,村党支部书记魏于章便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围绕常年困扰全村产业发展的黄沙窝动起了脑筋。

经过大家讨论后决定,拉土压沙开辟良田,积极发展水地玉米种植。“当时,村上只有15万元的土地租赁补偿款,但项目预算却远超于此,怎么办?我们就自己联系施工车辆,集体出去采购柴油,寒冬腊月里,村民们还要穿着皮袄在现场监工。”魏于章说。

项目顺利完成,但魏于章种玉米的想法却在镇长张铮那里受到了“打击”——“花那么大的代价种玉米,你感觉值不?”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魏于章在红柳沟镇党委、政府及第一书记闫克学的帮助下,开始带领村民外出学习设施农业发展经验,并积极争取相关优惠政策,最终为沙场村确定了以拱棚芝麻香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

从2015年的69座到目前的625座,短短三年时间里,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在沙场村土地上扎根发芽,为村民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棚香瓜赚上万元——

脱贫致富天地宽

万事开头难。在沙场村设施农业呈现几何式增长的过程中,魏于章永远也忘不掉起步时期的艰辛。

“由于建棚的前期投入较大,加之市场前景尚不明朗,最初不少村民都认为我们就是‘瞎折腾\’。但当眼见每座拱棚在短短几个月便为种植户带来了上万元纯收入时,大家的态度马上就有了转变。”魏于章说。

该村55岁的贫困户赵李便是其中一员。2016年,在定边县产业扶贫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的帮助下,他建起了3座拱棚,全部用于芝麻香瓜种植,仅此一项就实现纯收入3万余元。

“加上外出务工和旱地的收入,去年我们全家(5人)的人均纯收入已接近1万元,这在过去真是不敢想的。今年我又新建了10座拱棚,如果市场行情没有太大波动,全年收入将达10万元。”赵李说。

村民罗朋山原本在外经商,但近期因经营不善欠下不少债务,只得回乡务农。随后不久,闫克学与魏于章便主动上门走访,不仅将他列入了贫困户名单,还动员他种植拱棚脱贫致富。因罗朋山一家经济十分困难,魏于章便拿出了自己购买不久的10套棚架,免费提供给他使用。再过不到几天,罗朋山家的8棚香瓜就可以上市了,再加上另外的2棚西瓜,收入将相当可观。

“‘瓜香一棚,脱贫一户\’的成绩固然可喜,但我们仍不满足。去年,我们就已在春季香瓜种植的基础上,试点性地开展种植秋茬辣椒、西兰花、叶菜等。在县农业部门的帮助下,我们试种的西兰花亩产达到了5000斤,每斤的销售价格为1.5元,仅此一项又可帮助农户增加数千元的收益。”魏于章说。

新闻推荐

定边检方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5件

  本报讯(记者吕贵民)2016年公益诉讼试点开展以来,定边县人民检察院以破坏生态环境案件为突破口,通过诉前程序纠正违法行为8件,恢复被毁林地25.22亩,补种各类被毁林木25.22亩,保护被污染...

定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