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推动慈善惠民 助力爱心驼城

各界导报 2015-04-11 21:18 大字

——榆林市慈善协会慈善文化宣传建设纪实

榆林市慈善协会开展慈善文化进农村活动

榆林市慈善协会组织各中、小学生参观慈善展厅

□记者 龚敏卓

榆林,这是一座看上去极为普通的城市,位于陕西最北端,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汇处。然而,它又是一座不一般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百姓及丰富的慈善文化,并因此入选“中国爱心城市"。

近年来,榆林市慈善协会根植于榆林特有的市情,秉承“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宗旨,秉持“专业、诚信、公开、创新"的慈善发展理念,大力加强慈善宣传和慈善文化的教育普及工作。润物无声的慈善文化,让榆林慈善事业如日中天。

规范运作 体现慈善制度文化

今年初,美国LDS慈善会到榆林市慈善协会检查该会捐赠轮椅发放情况时,对榆林慈善协会规范的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榆林慈善会是跟我们合作的慈善组织里面管理最规范的。"他们赞叹道。

近年来,榆林市慈善协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夯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完善部门和岗位职责、捐赠接收管理及使用等制度流程,强化内部管控机制,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运作、规范行为的管理模式。因此,榆林市慈善协会不仅得到政府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同时也受到社会各界的信任。

深圳爱心人士黄林高先生连续十年通过榆林市慈善协会定向向定边县红柳沟学校捐赠10万元。他说,榆林慈善协会公开透明的善款管理制度,让我放心把钱交给他们。

2014年初,一位老人辗转多趟公交,将1000元善款交到协会工作人员手中,留下一句“我相信你们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话,让工作人员感动不已。

……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都源于榆林市慈善协会不断拓展诚信自律、服务社会制度文化建设。近年来,榆林慈善协会围绕加强自身建设,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修订完善了17项规章制度。榆林慈善协会的制度文化不断完善,每年都顺利通过审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得到审计机构的高度肯定,社会公信度和公众影响力不断提高。

与时俱进 凸显慈善服务文化

“现在网络技术这么发达,你们能不能搞个网络捐赠。"一位捐赠者的建议让榆林慈善协会的工作人员感到了压力。协会的网站还是几年前设计制作的,与现在的网络技术相比,确实落后不少。

经过紧急磋商,网站版面和内容得到了改进和调整,通过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及时报道有关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网站目前还在技术改进中。全新的榆林慈善网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上线开通。"榆林慈善协会宣传部长张榆生介绍,新网站将增加在线公示、在线捐赠、在线查询等功能。此外,榆林慈善协会还紧跟时代发展,开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服务慈善事业。

为了向社会爱心人士和困难群体搭建爱心桥梁,唤醒人们的慈善意识,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榆林市慈善协会还充分利用慈善展厅宣传阵地,向全社会开放。目前展厅共有栏目25个400余张照片,已接待过6000余人次。

创新方式 打造特色慈善文化

善念存于心,如何帮助社会各界绽放善念、参与善行呢?榆林市慈善协会注重创新,以独特的方式宣传慈善文化。

2013年,榆林市慈善协会实施的慈善摄影大赛中,借助活动在全市十余家媒体和网站上进行了长达七个月的大规模的慈善文化和理念宣传,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榆林慈善协会与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等联合举办的“慈善之夜"摇滚音乐会,由慈善企业家进行现场资助贫困大学生。由于组织到位、贴近现实,这一适合广大学生的文化形式吸引了几千名大学师生参与,产生了很好的轰动效应。

此外,榆林市慈善协会在慈善文化的宣传上,还充分利用重大项目活动实施的机会,引入重要媒体参与协办和监督,使这些传媒积极开展多方位、多视角、多层面的深入宣传报道,努力做到对慈善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态势。

新闻推荐

定边资助大学生

本报讯(李祖飞通讯员陈鹏飞)8月26日,定边县慈善协会资助176名贫困优秀大学生。据悉,此次资助金额为一本大学生每人资助5000元,二本大学生每人资助4000元。期间,定边县慈善协会共资助一本大学生93名,二本...

定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