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条河流 两种歌

榆林日报 2010-07-29 13:16 大字

——浅析《诗经》文化与陕北民歌文化

常耀

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的渭河,流关中平原而过,东进潼关,汇入黄河。渭水经关中之地,成渭河平原,助西周强大,同时也流淌出清脆典雅、含蓄委婉的诗歌集——《诗经》。

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的无定河,流经榆林之地,绕米脂、绥德等城,最后经清涧汇入黄河。无定河流经之地,成雄浑的无定河文化,同时也流淌出高亢雄浑、情感直泄的陕北民歌。

周王朝的大一统形成含蓄、重礼的《诗经》文化

强大于渭水之畔的西岐,最终由武王伐纣,取商而立而繁盛一时。周天子绝对权威的确立,礼乐制度随之产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一统江山需要维护大一统江山的文化,于是,由周朝王室文化、各诸侯国民间文化和宫廷文化组成、官吏采集的一种文化应运而生。当时,由于诗体兴盛,所以周文化的精华就全部浓缩在一本诗集中,这本诗集的名字叫《诗经》。

《诗经》经孔子编纂,成为儒家经典。其情感的内敛、委婉可见其中。孔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思无邪。”作为编者,他更喜欢“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表达情感方式。

《诗经》重情但更崇礼,一个内心激荡的人无论情感如何激动却只能用温和的方式。漂亮的女子出嫁了,本来应该人群轰动,热闹非凡,但主持婚礼的人却文绉绉地吐出这样几句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让人听起来多没劲!

礼节虽然束缚着人的内心,但有利于国家的统治。

少数民族林立形成宽容、直白的陕北民歌文化

陕北,自古被称为西戎之地。鬼方、猃狁、狄等少数民族让中央王朝惶恐不安,犬戎曾经打进西周王朝的国都,让“烽火戏诸侯”终成笑谈。在这个少数民族层出不穷的地方,一种宽松的、直白的民歌文化诞生,它就是陕北民歌。

简陋的服装,简单的文化,“静则喝酒聚谈,动则上马飞猎”的生活格局让这里的人简单明了、直白而爽快:爱则爱它个惊天动地,恨则恨它个天翻地覆。一个男人喜欢上一个女人,什么朝廷礼法都不顾了,大声地唱出自己的心声:“宁让皇上的江山乱,不让咱们的关系断”,甚至有可能唱出让父母都听到刺耳的声音:“蛤蟆口烧水,烧呀烧不热个你,忘了我的娘老子我就忘不了个你”,但这就是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在爱的面前,男人和女人的世界变小了,只有一个他(她)。这种赤裸裸的爱让人喜欢,但让统治者害怕。

雅文化主导下的怨妇文化

大一统的周王朝在政治上确立天子的绝对权威,在文化上注重君臣之道、夫唱妇和文化的宣扬。臣可以幽怨于君,但不可反叛于君;妇可埋怨于夫,但不可背叛于夫。于是,一种雅的怨妇文化由此诞生了。

诗歌《卫风·氓》中那个善良小伙子在结婚后一改他的嘴脸,见异思迁,“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而那个妇人只能暗暗抱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否真的与丈夫分手诀别,无从可知。

偷情文化在《诗经》近乎没有。整个《诗经》中充斥“典雅、端庄”,主张:怨而不恨,哀而不伤,恨而不离。于是让人看到的是:极端愤怒却故作温柔典雅,内心忧伤却强作欢颜,长此以往,不仅造成人格的分离,而且造成个性的枯萎。

俗文化主导下的酸文化

游离在少数民族边缘的陕北文化与中央文化对比起来,可以称得上是俗,因此我们把陕北民歌文化也称为俗文化。陕北民歌中有大量描写偷情和性事的,让初唱陕北民歌的人大吃一惊。

《兰花花》中的主人公兰花花在与周家的二少爷结婚后居然要和情人生死相依,“我见到我的情哥哥说不完的话,咱们俩人死活哟长在一搭”,全然不顾什么封建礼法。《捏蒜薹》中的那个婆姨告诉自己的情人“你要来你就早些来,来的迟了门不开”,并且要和自己的情人“冷肉挨上个热身身,抱头儿把嘴亲”。男人在女人的重情面前软化了,为自己的情人也泼出命来:“我爱死我的干妹妹,狼吃了我也不后悔。”在陕北人眼中,情义当先,其他次之。在他们眼中,个人的情感比天地大,比爹娘亲。于是,周围的一切都变小了,那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验却回旋在天地间,狂吼在民歌中。

在朝堂提倡贞女烈妇文化之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一座座牌坊和一行行县志上的记载。在俗文化主导酸文化的盛行下,一个鲜活的形象活灵活现,唱在人们嘴中,活在人们心里。陕北人唱貂蝉,不因为她失身董卓而嫌弃;陕北人唱《兰花花》,不因为她偷情而丢脸。陕北民歌中对女子的宽容造成的后果是,多了几个活灵魂,少了几个死生命和几座牌坊。

有两条河不停地流着,有两种歌被人传颂着,历经千年,经久不衰,让我们感动、难忘、思索,至今不已。E①

新闻推荐

定边县专题培训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本报通讯员高翔报道为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日前,定边县举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专题培训会。该县94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和25名乡镇工作人员认真听取...

定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两条河流 两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