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位花甲老农的捐资助学情

榆林日报 2009-12-16 13:36 大字

真实故事

本报记者 吕晶

“我的父辈曾经在地主家打长工,我们弟兄七个没条件好好读书,文化程度都不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家庭贫困的孩子们完成学业,做有知识的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12月14日,67岁的张树清老人在共青团榆林市委办公室内拿出口袋里小心包裹的3000元钱,要求捐助给希望工程的孩子们。

眼前的张树清老人,穿一身蓝色的粗布旧式中山装,花白的头发梳向脑后,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面相和蔼可亲。他一边翻看着自己的捐资记录,一边给记者讲起了自己捐资助学的经历。

张树清是定边县郝滩乡许连圈村人,小学文化程度,多年来一直以务农为生,家中30来亩地种植葵花、玉米、萝卜等经济作物,生活也较为清苦。张树清说:“我从小就羡慕文化人,可是当时家里条件不好,就没多读书,但是我希望家庭贫困的孩子也能多学文化、多受教育,所以就决定自己努力存钱,为孩子们做一点事。”1985年,张树清老人拿出500元现金捐给了许连圈村小学,用于资助学生们的学杂费用。1995年,他又一次拿出1000元捐给该小学。这些年来,他的捐资助学行动多次受到定边县政府和村委会的表彰。渐渐地,张树清认为仅凭自己30来亩地的收入来捐资助学,能帮助的孩子太少了。于是,1997年,他承包并调换了160亩地,种植经济收益较好的水果,用多一些的收入去资助孩子们上学。

他的妻子谷兰芳知道种果树的事情后,又气又急。谷兰芳冲张树清嚷嚷:“家中的孩子们都已经自立了,咱们老两口闲来种点地就能维持生活了,而且咱们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哪还有精力去种160亩的果园啊!再说把赚到的钱捐出去,这不是白忙活吗?”面对妻子的不理解,张树清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每天为了他的果园忙活着,推地、架线、打基井、买苗子、上化肥、买灌溉设施,他都自己承担。谷兰芳看到他默默地付出受到了感动,于是,也加入到丈夫的行动中来,每天和丈夫一起打理果园。张树清说:“那会儿为了把果园建起来,我找亲戚朋友们东拼西凑,加上家里的一些钱,共投资了4万多元。我没有让妻子过上富裕的生活,还欠下了外债,她埋怨我也是正常的。”

2006年,正是果子挂果的时节,张树清和妻子欣喜地盼望着果子成熟后能卖个好价钱。岂料天有不测风云,3月份时,定边的倒春寒现象较为严重,果园里的果树遭受了冻灾,张树清整整损失了3万元。看着即将收获的果实被冻坏,老两口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张树清对老伴说,“我不会这么轻易就被困难打败的,我还要继续干下去。”他又开始四处筹集资金,重新买树苗,更加精心地经营着这片果园。2007年,张树清从省纪委成功申请到10万元的农田基建水利建设款。2009年,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又因为冻灾而损失了一部分,好在枣树和葡萄没有受灾,张树清总算拿到了果园赚的第一笔钱。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坐上了长途汽车来到榆林,想通过团市委把这3000元钱捐助给最需要帮助的孩子。

张树清说:“我希望以后每年果园都能丰收,水果都能卖上好价钱,这样我就有能力去资助更多的孩子们上学了。”

张树清老人正在翻看自己的捐资记录 吕晶摄

新闻推荐

定边普法工作有声有色

本报通讯员韩小云冯彦斌报道去年以来,定边县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和五年依法治县规划,认真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深化对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学法律、讲权...

定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