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水田无人耕种,怎么办?博白英桥杨村想了个好办法 让土地流转 推动荒地变农田

玉林晚报 2021-09-15 07:1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温驷昌 通讯员 李博 邹曜泽)在晚稻种植中,博白县英桥镇杨村采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推动水稻连片种植以及撂荒地复耕复种,真正实现了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双赢的目标。

这几天,英桥镇杨村村民许为礼正忙着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水稻施肥,土地流转让他对村里的田地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告诉记者,昔日这里因为水路不便,耕田成本高,无人耕种;如今这里变成了良田,而且有了收入。这个变化,得益于杨村推行的水稻种植新模式。

据介绍,杨村共有水田430亩,由于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小块田地经济效益差、水利设施荒废等原因,出现了大片水田无人耕种、连年丢荒的现象。为此,该村“两委”通过多方奔走,积极组织申报了50万元村集体经济项目和博白县种粮大户5万亩绿色高产高效水稻种植社会化服务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形式,让水稻连片种植,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安排机械耕作。

对有劳动力且愿意耕种的农户,只需支付合作社耙田的机械费;无劳动力耕种的农户,将水田流转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进行耕种,届时,农户可获得每亩每年400元的租金。同时,该村还吸引当地村民来合作社务工,增加他们的收入。

杨村村民冯春媛对此非常高兴,不仅家里撂荒田种上了水稻,自己到合作社务工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杨村党支部书记许文雄介绍,通过土地流转,今年晚稻采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种粮成本大幅下降,种出来的稻谷质量也将更好,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5万元以上。

统计显示,杨村共流转150亩水田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100亩水田给种粮大户耕种,带动了75户125亩水田复耕复种,水田耕种率达到了87.2%,在全村掀起了种植晚稻的高潮。

英桥镇党委副书记阮国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根据谁种地、谁受益的原则,继续推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民”模式,扩大集体种植水稻的面积,让更多荒废的土地“活”起来,变成农田,让群众从土地中获得稳定收入。

新闻推荐

博白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简讯本报博白讯“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工作,感谢人社局提供的‘量身’选岗招聘服务。”近日,在博白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