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环境底色,再现美丽“新”城
治理后的古堰溪
◇本报记者 陈烨 钟雨君
全媒体记者 黄德 罗艺 文/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物质财富,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十三五”期间,市中区紧紧围绕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严格按照《内江市市中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在污染减排、生态建设、污染防治、环保能力建设及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污水处理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市中区经过几年的攻坚,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域内一条条黑臭水体大变样,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大改观。
近日,记者一行分别来到市中区永安镇场镇污水处理站、白马镇污水处理厂、古堰溪等地,亲眼目睹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的成效。
在永安镇场镇污水处理站,负责人胡文东接受采访时说,管道将场镇污水收集起来,进入处理站,污水通过能过滤渣滓的格栅池排放到调节池,在调节池静置14个小时后,由MBR一体化设备进行处理。届时,一部分污水被处理成污泥,一部分成为清水。“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胡文东说。
钟志刚住在永安镇,谈及过去的环境,他表示,路过场镇的水沟,时不时会闻到一股臭味。自从污水处理站建成投用后,难闻的气味消失了,环境一天天变好,心情也舒畅多了。
2017-2019年,永安镇先后建成包括园坝村污水处理站在内的10个污水处理站。
离永安镇不远的白马镇,水体治理同样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效果。
在白马镇联四村10组的内江川水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马镇污水处理厂),记者看到,一台台污水净化设备正有序运转,除了发出轻微响声以外,整个过程比预想的更安静。除了原水会散发出淡淡的异味以外,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并没有太大的难闻且刺鼻的味道。
据了解,在两年前,市中区白马镇的生活污水经过简单处理后便排进沱江,长期以来导致沱江水又臭又脏。2018年的10月,白马镇污水处理厂成功运行,日均处理污水可达5000吨,可覆盖白马镇4万多市民,为进一步改善白马镇的生态环境、促进白马镇经济发展助力。
“处理厂采用的是CASS(序批式活性污泥法)+R型回转微过滤器为主体的三级生化处理工艺,并采用紫外线消毒,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一级A标。”污水处理厂厂长吴佳伟告诉记者,生活污水通过细格栅过滤、好氧池和厌氧池充分反应、二沉池和反硝化滤池再次过滤、紫外线消毒等工序后,变成一股股清流,便可以达标排入沱江。
在白马镇场镇内的古堰溪,记者赶到现场时发现,原先的“臭水沟”早已变成了场镇居民的“后花园”,到处花草相闻,绿树成荫,一米见宽的步道蜿蜒其中,给场镇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以前的古堰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臭气熏天,沿河的居民都不敢开窗通风。”白马镇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王涛告诉记者,古堰溪经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循环、景观打造等多项措施后,变成了如今美丽的样子。
兴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城镇污水处理厂,大力开展黑臭水体治理……这些只是“十三五”以来市中区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个缩影。
这五年,市中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记者从市中区生态环境局获悉,截至2020年11月,PM2.5浓度为31.9ug/m3,较2016年同期下降38.6%,优良天数277天,较2016年增加19天,优良率上升10.5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持续好转;沱江河老母滩国控断面平均水质稳定保持Ⅲ类,乌龙河双河口市控断面平均水质改善为Ⅳ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土壤、噪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维栋通讯员朱晓波)国道G359线K520+012那洋江桥(位于博白县水鸣镇境内),经检测为四类危桥,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确...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