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探索一条龙机械化种植新“稻路” 水稻“全托管” 种田更轻松

玉林日报 2020-07-12 06:00 大字

看着收割上来的夏粮,农户喜笑颜开。(本报记者 张翔 摄)

本报讯(记者 陈立萍)眼下正值夏粮收获季节。7月10日,在博白县亚山镇民新村龙潭肚的优质稻田里,5台全自动收割机轰鸣运转,将一把把金灿灿的稻穗“吞入腹中”。看着一车车金黄而饱满的稻穗,粮农梁洪笑得合不拢嘴:“我种了31.2公顷早稻,只需交点服务费,从整地到收割全程交给机械设备去做,种田比以前轻松多了。”

梁洪的“轻松”种田,得益于博白县2020年种粮大户3333.33公顷绿色高产高效水稻种植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实施。

“博白县以中小种植户居多,发展规模粮食种植产业基地较少,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博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严名锋告诉记者,实施种粮大户3333.33公顷绿色高产高效水稻种植社会化服务项目,通过推行“土地短期流转、水稻全程机械化、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建设一批水稻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示范片,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的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还改变了粮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种植模式,培养粮农现代农业经营意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这一项目采取“村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的模式,由村民合作社组织种粮大户连片种植水稻3.33公顷以上,总面积3333.33公顷,其中早稻1333.33公顷,晚稻2000公顷。项目实行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统一品种、统一机械整地、统一集中育秧、统一机械插秧、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水肥管理、统一机械收割、统一烘干。项目结束,每亩补贴资金400元,主要用于农业机械化服务费用。此外,将稻谷收入的10%作为服务费转入村民合作社,预计将使上百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平均增收5万元以上。

随着项目的实施,不少粮农也像梁洪一样,不用下田劳作也能喜获丰收。旺茂镇绿田村的吴东华今年种下66.67公顷早稻,其中有20公顷原是荒地,要知道荒地复耕可是一件麻烦事。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就能解决这一麻烦,种粮成本大幅下降,种出来的稻谷质量也更好。

“水稻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带来商机,不少人主动来和我谈合作。我打算再增加20公顷土地种植晚稻,今年的水稻年收入有望达到30万元。”吴东华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打砸他人财物 博白4人涉嫌寻衅滋事被刑拘

▲李某猛、李某强、李某、李某潮接受审讯。本报讯(记者温驷昌通讯员秦昌林)近日,李某猛等4人涉嫌寻衅滋事犯罪被博白警方依...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