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书记烧起“三把火” 博白县江宁镇四联村第一书记刘航的带富经
▲刘航(中)和村民在桑葚种植基地察看桑葚生长情况。(冯涛 摄)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博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该县江宁镇四联村第一书记刘航,在开展驻村工作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烧起了“三把火”,为群众照亮了脱贫致富的追梦路。
一把“火”:
主动融入 走村串户摸家底
刘航认为,只有摸清村情民意,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今年3月,刘航到村后为尽快熟悉村情,立即开展了走访调查工作,深入了解该村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情况,并对弱困群体基本情况、利益诉求、存在困难进行了详细记录。比如,村里哪家有病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哪家因贫困而孩子上不起学的,哪家有留守儿童,哪家是离异家庭,哪家是鳏、寡、孤、独等,每家每户从大事到点滴小事,刘航都通过真心交流、耐心问询和细心记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切实做到了情况清、底数明。
刘航在遍走全村详细了解每户的生产生活状况的同时,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实际查看路、沟、渠等农业基础建设情况,与村民面对面交谈,了解该村的经济发展情况。通过参加村党支部会议、村民大会,他仔细听取村干部、村民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内心更有底了。
四联村底子薄、基础设施条件不足、交通不便,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村子的发展。确定致贫原因后,刘航迅速与村“两委”、当地政府探讨应对措施,积极争取申请基础设施项目,落实贫困村和贫困户对应政策享受,切实解决村委、贫困户难题。
二把“火”:
传经送宝 村民脑袋“富”起来
“要想‘富口袋’,必须先让群众的脑袋先‘富’起来。”初到四联村,刘航发现村里部分贫困户有“等靠要”思想,便决定在“扶贫先扶智和志、致富先治心”的工作上下功夫。他带领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利用入户走访等时机,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用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来教育、鼓励村民,并邀请本村致富能手、创业达人、乡土人才讲述自己的致富故事,传授增收技能,激发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
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刘航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村内剩余劳动力较多,且多数缺乏技术技能。为提高村民创业就业能力,拓宽致富门路,今年以来,他和村“两委”在村里组织举办各种培训班,努力让有就业意愿的村民掌握一技之长。今年5月,四联村举办了为期12天的保育员就业技能培训,5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了培训。参加了此次培训的贫困户韦传花对记者说:“老师进村来讲课,村里的妇女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兴奋,纷纷报名听课。有了一技之长,我们对未来就有了信心。”
“‘输血’不如‘造血’,只有给予他们技术上的支持、帮扶和引导,脱贫才能彻底。”刘航说,接下来,四联村将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巡回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开设更多的其他类型的技术技能培训班,满足不同贫困户就业的需求。
三把“火”:
找对路子 强化产业促振兴
“扶贫就是‘啃骨头、拔穷根’,要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发展产业。”刘航结合当地实际,积极与村“两委”谋划,协助四联村管理和使用好项目资金900多万元,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规划扩大桑葚、柠檬、菠萝蜜种植和山地鸡、肉鸽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规模,并进行千鹤岛旅游开发。
“我没文化,年龄又大,外出打工常常碰壁。幸好村里建起了桑葚种植基地,我去帮忙除草、施肥、打药,一天能挣80块钱,每个月都能挣1000多块钱。下班回家,我还可以种点蔬菜,养点鸡鸭。既打工赚了钱,又把家照顾好了,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在基地务工的村民黄英告诉记者。目前,四联村已利用山地种植桑葚40公顷、柠檬20公顷、菠萝蜜13.33公顷,养殖肉种鸽2000余对、山地鸡10000羽,水库养鱼面积也不小。此外,为解决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难题,刘航积极推动建立了三个村级扶贫车间,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目前,四联村2020年预脱贫的15户贫困户已达到“八有一超”的脱贫标准。
新闻推荐
水阳汛期来临,雨水增多、持续时间较长,近来,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阳镇积极行动,从三方面着手,提高度汛能力。兴修水利,提高...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