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罩,我们造! 博白县两位青年企业家用爱和责任诠释当代企业家的情怀
刘丕胜和陈伟东在检查口罩生产情况。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学校陆续开学。
在博白县,有一家新创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对该县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发挥了“硬核”作用。而这家企业的崛起,与两位青年企业家满怀的责任担当密不可分。
克服困难,实现防疫物资“博白制造”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打响。
此时,疫情防控物资成了致胜的关键因素。“一定要帮县委、县政府排忧解难!”作为博白县青年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的刘丕胜、陈伟东,看到家乡疫情防控物资紧缺,马上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联系货源。然而,此时全国的口罩都紧缺,他们好不容易联系到几家口罩厂,并且第一时间就汇款过去,可口罩厂最终还是供不上货,又把货款退了回来。
四处碰壁之下,“与其四处寻,不如自己造”的想法在两位企业家心头涌现。两人决定从零开始,创建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现防疫物资博白制造,及时为家乡解决防疫物资之困。
此时,创建一家口罩生产企业困难重重,不仅制造设备价格涨得厉害,而且有钱也难买到。“那段时间,我们到处联系,只要有人愿意卖机器,不管多高的价格我们都愿意买,可就是买不到,付了钱也被别人退回来。”刘丕胜说道。最终,两人决定亲自赴广东上门采购机器。当时疫情防控非常严格,公路封路,餐馆酒店停业,外出极不方便。“我们没有宾馆住,只能睡在车上;买不到吃的,只能吃方便面。有时运气好,在餐馆买到吃的,但也只能离开餐馆呆在路边吃。”刘丕胜回忆当时的情况充满了感慨。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在广东省博白商会庞波会长的帮助下,他们终于结束了一个多月的“奔波之路”,购置到了生产口罩的机器。
3月9日,机器终于运回到博白县。博白县委、县政府对两位企业家建口罩工厂的事情高度重视,指示要特事特办,有关部门要加快办理手续。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新公司从2月13日办证到3月10日投产,仅用了20多天;办理营业执照从提交审批材料到办好核发,更是仅仅用了几个小时。“这种服务让我们返乡企业家非常暖心,切实感受到了家乡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陈伟东说道。
回馈社会,扛起复工复产和扶贫重任
如今,两位企业家新建的医疗器械公司拥有四条成人口罩生产线,一条儿童口罩生产线,设备投资800多万元,采购口罩原材料1000多万元,并投资200多万元建设950平方米的医用口罩10万级无尘无菌车间,口罩日产量达到40万只,基本满足了博白全县的口罩需求,为博白县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要有责任担当,口罩卖给博白家乡人民,只需在成本基础上略有利润就可以了。”陈伟东说。为了服务家乡大众,该企业生产的防疫产品不仅优先供应本地市场,价格也十分亲民。首批口罩上市时,该企业卖给博白老乡的价格仅为市面价格的一半,导致出现市民排长队购买的场面。产品生产工艺高,标准高,产品价格却不高,这是两位青年企业家回馈家乡的方式。
同时,企业新创却不忘扶贫事业。如今,该企业有工人80多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0多人,工人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旺茂镇六田村的贫困户朱云辉是个孤儿,生活特别困难,他被企业安排在生产一线,月工资达4000元,企业甚至考虑到他的建房、成家等个人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增加上游产业链,不断扩大产能,扩大销售范围,这样不仅能继续为这场疫情防控战提供有力的保障,还能为当地群众解决更多的就业难题,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陈伟东憧憬着未来。
新闻推荐
多年“冷暴力”难解 十三载夫妻法庭诉离 法官劝和不成促和平离婚
因家庭琐事,夫妻俩吵架不断,最后发展为“冷暴力”,多年互不理会。近日,博白的一对结婚13年的夫妇对簿公堂,最终在法官的调解下...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